[发明专利]自然海水胁迫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6939.9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别墅;王恒;蔡小彥;张教海;王孝刚;刘方;周忠丽;夏松波;秦鸿德;冯常辉;张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胁迫 自然海水 棉花种子萌发 发芽率 耐盐鉴定 耐盐 预处理 方法选择 鉴定材料 硫酸脱绒 棉花材料 棉花 耐盐性 籽粒 滨海 消毒 筛选 成熟 种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海水胁迫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的选择:种子经硫酸脱绒后,选择籽粒饱满成熟的种子;种子的预处理:对所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自然海水胁迫处理:利用浓度为50%的自然海水对种子进行胁迫处理;耐盐分级:计算胁迫处理后的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然后以相对发芽率为指标对棉花耐盐水平进行评价,确定棉花耐盐水平。本发明的方法选择自然海水胁迫,既可以通过胁迫后种子相对发芽率鉴定材料耐盐性,又可以模拟滨海滩头植棉区域棉花种子萌发环境,筛选适合上述环境种植的棉花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理学,尤其涉及一种自然海水胁迫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植棉区整体西进东移,即向西北内陆盐碱地和滨海滩头转移。盐碱已成为限制上述地区棉花生产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生产上棉花遭受盐碱胁迫,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期。由盐分造成的渗透在种子萌发期会胁迫诱导种子休眠,使种子代谢活动减缓,导致种子发芽时期延迟或不发芽。目前,关于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鉴定集中于使用人工海水或单盐胁迫,使用自然海水胁迫鉴定未见报道。同时在滨海滩头植棉区使用自然海水浇灌,有利于节约灌溉用水。因此,利用自然海水胁迫鉴定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种质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海水胁迫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鉴定方法,以期有效鉴定棉花耐盐种质,为培育适于海水植棉的棉花品种奠定基础。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海水胁迫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种子经硫酸脱绒后,选择籽粒饱满成熟的种子;
S2,种子的预处理:对所有选择出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S3,自然海水胁迫处理:利用浓度为50%的自然海水对消毒处理后的种子进行胁迫处理;
S4,耐盐分级:计算胁迫处理后的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然后以相对发芽率为指标对棉花耐盐水平进行评价,确定棉花耐盐水平。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栽培棉花种子轧花后种壳上仍然存有短绒,种子是否饱满、是否成熟和是否有虫害都不明显,经过硫酸脱绒后,种子外壳上的短绒去掉,挑选乌黑饱满无虫害的完整种子;如果棉花种子是当年新收获的种子,需要破除生理休眠,可以采取加热干燥法:40℃,通风良好,烘箱加热烘干1天。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过程为:利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再用纯水冲洗干净。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种子利用滤纸培养时的胁迫处理过程为: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垫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滤纸和培养皿均已采取高温灭菌处理,种子最好按照一个方向摆放,种子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试验组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5mL浓度为50%的自然海水,对照组每个培养皿加入纯水;发芽期间试验组定期补充浓度为50%的自然海水,对照组补充纯水;将所有培养皿放入设定温度为28℃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每天8h光照,光照强度为13.5μmol/(m2·s)~22.5μmol/(m2·s),人工气候培养箱内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连续处理3天。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种子利用沙土培养时的胁迫处理过程为:将培养盒中铺上3cm厚沙土,沙土和培养盒均已采取高温灭菌处理,试验组每个培养盒中倒入150mL浓度为50%的自然海水,充分混匀,对照组每个培养盒中加入纯水;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培养盒中,种子最好按照一个方向摆放,种子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发芽期间试验组定期补充浓度为50%的自然海水,对照组补充纯水;将所有培养盒放入设定温度为28℃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每天8h光照,光照强度为13.5μmol/(m2·s)~22.5μmol/(m2·s),人工气候培养箱内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连续处理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6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米种子休眠破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浸种催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