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7117.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国;陆峰;王大伟;邹智;吴信;黄冠权;贺立;谢璇;易振友;蒙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530025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壁 卸荷式 立板 重式 耳板 肋板 滤料 结构整体稳定性 重力式结构 承载能力 防漏性能 工程投资 基槽开挖 结构增加 立板结构 施工安装 水工结构 水上施工 应力分布 斜盖板 卸荷板 盖板 减小 空腔 粒径 受力 填筑 卸荷 整合 趾板 踵板 填充 吊装 码头 节约 基地 | ||
一种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立板、趾板、衡重式肋板、踵板、斜盖板、卸荷盖板和耳板。有益效果是将扶壁结构、衡重式结构、带卸荷板的重力式结构的优势进行整合,形成重量轻易吊装、立板结构受力小、基地应力分布均匀的新型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同时,该结构增加了耳板,可与立板、衡重式肋板可形成填筑倒滤料的空腔;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小基槽开挖断面约45%、立板承载能力、结构整体稳定性均能得到提高,节约工程投资约15%左右;同时,对于水上施工的码头水工结构,可根据施工安装偏差,分不同粒径组合倒滤料填充2个倒滤井,结构防漏性能显著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结构领域,是港口工程、围海造陆工程、人工岛工程类水工建筑物及边坡支护挡墙中的一种新型结构——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适用于港口直立式码头、围海造陆护岸、人工岛岛壁和岸坡挡土墙等靠泊及挡土作用的防护性建筑物,尤其适用于岩面较高、水下炸礁工程量较大沿中型海港码头工程,具有承载能力强、工程费用少的特点。
背景技术
重力式码头是使用较多的一种码头结构形式。按墙身结构分为整体砌筑式、方块砌筑式、圆筒式、沉箱式和扶壁式。扶壁式码头具有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成熟等优点,对于中小型码头与其他重力式码头相比,工程投资较省,但是当墙高较大时,立板和底板受力较大,钢材用量急剧增加,其经济性能较差。
衡重式结构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重力而墙体重心后移以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其最大优点是可利用衡重平台上的填土重、迫使墙身整体重心后移,使基底应力趋于均衡,增加了墙身的稳定性、这样可适当提高挡土的高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衡重式挡墙的构造形式又限制了其基底不可能做得很大。其缺点是结构所需石料或混凝土较多,结构重量大,不适于预制安装。
带卸荷板的重力式结构既可以利用卸荷板上的填土重来迫使墙整体重心后移使基底压力趋于均衡,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土体对挡墙的主动土压力,如能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可大大地提升挡墙的高度,因此在工程中此种挡土墙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也是结构所需石料或混凝土较多,结构重量大,不适于预制安装;或采用分块安装时对后方回填的倒滤结构要求较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挡墙结构——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该结构将扶壁结构、衡重式结构、带卸荷板的重力式结构的优势进行整合,具重量轻易吊装、立板结构受力小、基地应力分布均匀,结构底面宽度小,工程投资小等优点。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的扶壁式、衡重式、带卸荷板的重力式等挡墙结构各自存在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港口直立式码头、围海造陆护岸、人工岛岛壁和岸坡挡土墙等工程的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以利于既可以减小结构重量、均衡结构基地应力、减小结构底面宽度和基坑开挖宽度、提升扶壁结构对高度的适应性、防漏性能强,又具有易于预制安装并显著降低工程费用。成为一种集扶壁式、衡重式、带卸荷板的重力式等挡墙结构优点为一体、综合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挡墙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将普通扶壁结构的肋板设置成衡重式样式并适当向后挑出,在衡重式肋板的俯斜面设置斜盖板,在衡重式肋板顶部水平面上设卸荷板,形成一种新型衡重卸荷式扶壁结构,该结构包括有临水(临空)侧立板、趾板、踵板、衡重式肋板、斜盖板、卸荷盖板和耳板。其中,扶壁将立板和踵板连接起来,起加劲的作用,以改善立壁和墙踵板的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立壁的变形;趾板起扩散地基应力作用;斜盖板和卸荷盖板起卸荷作用,以利于减小结构整体土压力和立板结构受力;耳板与衡重式肋板、立板和踵板组成倒滤井,以便分层回填倒滤料,增强提高结构防漏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7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移动式透空式防波堤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开孔沉箱透空式防波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