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及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7158.1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陶双成;姚嘉林;李云鹏;高硕晗;熊新竹;孔亚平;王倜;王新军;刘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蕙识同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66 | 代理人: | 赵雪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施工 临时 混凝土 拌合站 废水 净化 系统 | ||
1.一种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拌合站场区废水、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经过格栅(3)去除大粒径石料后,集中汇入初沉池(4),再通过溢流孔(5)进入一级沉淀隔油池(6),加入絮凝剂,经过沉淀、隔油净化后,通过第一过滤孔(8)进入二级沉淀过滤池(9),经过再沉淀和过滤后,通过第二过滤孔(10)进入三级沉淀过滤池(11),经过进一步的沉淀、过滤后,通过第三过滤孔(12)进入回用水池(13),通过回用水泵(14)进行处理后废水的综合利用;所述絮凝剂是有效浓度15%的聚合硫酸铁,絮凝沉降在坡底的集砂槽内,定期将絮凝沉淀抽排出池外;
所述初沉池(4)与一级沉淀隔油池(6)通过溢流孔(5)连通;所述一级沉淀隔油池(6)与二级沉淀过滤池(9)通过第一过滤孔(8)连通;所述二级沉淀过滤池(9)与三级沉淀过滤池(11)通过第二过滤孔(10)连通;所述三级沉淀过滤池(11)与回用水池(13)通过第三过滤孔(12)连通;
在所述初沉池(4)内设置格栅(3),从格栅(3)一侧向池内做成倾斜向下的缓坡,坡度为10°-15°;
在初沉池(4)与一级沉淀隔油池(6)之间的隔墙上部设置溢流孔(5),在一级沉淀隔油池(6)与二级沉淀过滤池(9)之间的一级沉淀隔油池内侧隔墙上垂直设置集油槽(7),所述集油槽下部与溢流孔(5)呈对角线处设置第一过滤孔(8);
所述集油槽(7)在一级沉淀隔油池内侧隔墙上部垂直悬挂设置,所述集油槽(7)内设置高分子吸油材料,所述高分子吸油材料为聚苯乙烯静电纺丝纤维材料,布设厚度20cm;
所述一级沉淀隔油池(6)中含有有效浓度15%的聚合硫酸铁;
所述第一过滤孔(8)在朝向一级沉淀隔油池一侧设置矩形石笼过滤模块,该矩形石笼过滤模块四周是由铁丝编制成的钢筋骨架编组成,内填碎石,碎石粒径范围为1厘米~3厘米的石子;与第一过滤孔(8)呈对角线处设置第二过滤孔(10),与第二过滤孔(10)呈对角线处设置第三过滤孔(12),第二过滤孔(10)和第三过滤孔(12)来水端一侧分别设置矩形石笼过滤模块,该矩形石笼过滤模块四周是由铁丝编制成的钢筋骨架编组成,内填碎石,第二过滤孔(10)和第三过滤孔(12)上的石笼模块里分别装有粒径范围为1厘米~2厘米的石子和粒径范围为0.5厘米~1厘米的碎石,过滤模块碎石填料的粒径逐级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沉池外设置罐车倒车止退器,所述倒车止退器由护栏杆(2)和固定装置(1)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用水池尾端距池顶高度0.3-0.4米处,设置溢流口(15),溢流口不设控制阀,回用水池内或外设置回用水泵(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级沉淀隔油池、二级沉淀过滤池和三级沉淀过滤池的池底部各设置一道坡度为2%-5%的斜坡,斜坡自出水方向向上倾斜,斜坡低凹处各设置一处集砂槽,各池顶设置不锈钢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未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71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尿液资源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芬顿反应新工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