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燃油发动机设备的环保节能配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7448.6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华;田修诚;岳慧 |
主分类号: | F02M25/028 | 分类号: | F02M25/028;F02M25/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节能 配套装置 水泵 燃油发动机 报警功能 储备水箱 水箱 发动机 磁化 化学反应 发动机寿命 环保添加剂 燃油雾化器 安装操作 充分混合 可调喷嘴 启动开关 气缸润滑 确保系统 软化水质 设备实现 自动断电 综合效果 喷嘴 电磁阀 防腐蚀 防磨损 进气管 软密封 雾状喷 油门 甲醇 联动 气缸 无水 量子 饮用水 水位 冻结 移植 燃烧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燃油发动机设备实现环保节能的配套装置,将储备水箱的饮用水通过水泵经可调喷嘴以雾状喷入发动机的进气管,油、汽、水在气缸内充分混合燃烧,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环保节能。为了确保配套装置安全顺畅运行,发动机的油门通过启动开关与水泵联动;储备水箱水位偏低时有报警功能;无水时有自动断电和报警功能。在喷嘴和水泵之间依次安装专用磁化小水机和电磁阀,水箱中添加的环保添加剂具备软化水质;提高气缸润滑、防腐蚀、防磨损及软密封功能,可延长发动机寿命和辅助提高环保节能效果。冬季水箱中添加适量甲醇确保系统永不冻结。移植安装“量子燃油雾化器”提高本发明环保节能综合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油发动机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使用燃油发动机的各种车、船及其他设备,配套安装后能提高环保节能效果。
背景技术
城市雾霾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困扰的难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和危及人类的健康,使用燃油发动机的各种设备(特别是汽车)尾气的累计污染物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尽管执行了严格的尾气控制标准,因为各种燃油发动机车船及设备的保有量非常巨大,所造成的污染物绝对值仍相当严重,因此市场急需燃油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和创新开发以尾气零排放为目标的高新技术,减少存量巨大的现有燃油车船和设备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非常有现实意义。据调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形势下,多年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相关的技术成果,经跟踪分析,无论是化学、物理、生物等诸多技术路线的发明成果,只有少量的成果有较好的效果,在自行推广应用,但均无适合全面推广和突破性技术成果出现,满足不了国家对环保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民间通过各种技术路线把燃料(油、柴、煤等)和水混合燃烧(含各种相关发明专利和创造)可以实现环保节能的机理,把饮用水(洁净的自来水或井水等)以雾状喷入燃油发动机进气管,通过油、气、水在气缸内充分燃烧做功实现燃油发动机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本发明的内容和原理是在燃油发动机进气管的适当位置安装1-N个进水喷雾的可调喷嘴(调整喷雾的量和细度),可根据发动机给油量多少向进气管内喷入适量水雾,水雾与进气管内空气混合后进入燃油发动机的气缸与喷入发动机气缸的雾状燃油混合;喷入发动机气缸的水雾遇高温后水分子分解为氢氧离子(H2O
1、上述在进气管上安装的进水喷雾的可调喷嘴由储备水箱内或(外)安装的水泵(潜水泵或自吸泵)供给。
1.1发动机的油门(如汽车发动机的脚踏油门)与水箱的水泵联动,油门启动水泵通过启动开关启动;油门工作给油水泵配合向进气管喷水雾。
1.2连接喷嘴和水箱的塑料管,外径为3-10mm,管壁较厚要确保水管受压后不被挤扁影响供水。
1.3在喷嘴和水泵之间的水管上安装开闭双位电磁阀一个,确保发动机不工作时,杜绝水流入进气管。
1.4在水箱水位偏低达到限值后有报警功能提醒司机尽快加水。
1.5水泵具备水箱无水自动断电和报警功能,防止水泵空转损坏设备。
2、配套装置的电源使用燃油发动机的蓄电池或其它供电方式,例如:小型汽车为12伏蓄电池,大中型柴油车为24伏蓄电池。
3、储备水箱缺水时操作人员(司机)可就近添加补给干净的饮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华;田修诚;岳慧,未经李建华;田修诚;岳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7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