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7734.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义;杨振;卢世璧;刘舒云;眭翔;黄靖香;郭维民;田广招;孙志强;查康康;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8/18;A61K47/34;A61L27/18;A61L27/22;A61L27/52;A61L27/54;A61L27/58;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段月欣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因子 缓释微球 组织 工程 软骨 复合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织工程支架,包括沿自身高度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支架层,相邻两个所述支架层中的一者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的纤维组,另一者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的纤维组,每个所述纤维组包括可降解高分子纤维及设置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纤维自身宽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的水凝胶纤维,所述水凝胶纤维沿所述可降解高分子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支架层中,相邻所述纤维组之间的间隔为300μm~500μm,相邻所述纤维组中所述可降解高分子纤维之间的间隔为750μm~1500μm,所述支架层的高度为100μm~500μm;
基质材料,复合于所述组织工程支架的所述水凝胶纤维中;
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复合于所述组织工程支架的所述水凝胶纤维中,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基质材料以及包封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基质材料中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
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中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包封量为5ng/mg~200ng/mg;
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缓释期为28天以上;
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粒径为5μm~100μm;
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表面具有轻微起伏,相邻两波峰之间的间距为0.3μm~2μm;
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第一天具有最大缓释速率,且在第一周之后达到稳定的缓释速率;
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2×105Da,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与羟基乙酸的摩尔比为1:1~5:1,所述可降解高分子纤维为分子量为2×104Da~5×105Da的聚己内酯纤维,所述水凝胶纤维为甲基化程度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纤维,所述基质材料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所述支架层中,所述可降解高分子纤维的宽度为200μm~800μm,所述水凝胶纤维的宽度为200μm~800μm;所述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的压缩弹性模量为400MPa~50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第一天的缓释量为0.0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第一周的缓释量为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与羟基乙酸的摩尔比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粒径为5μm~50μm。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包含基质材料和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中的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第一水溶液;
提供包含水凝胶的第二水溶液;
将所述第一水溶液和所述第二水溶液混合,得到生物墨水;
以所述生物墨水作为所述水凝胶纤维的原料、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所述可降解高分子纤维的原料,打印得到所述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溶液中所述基质材料的浓度为0.01g/mL~0.05g/mL,所述第一水溶液中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浓度为0.01g/mL~0.05g/mL;
所述第二水溶液中所述水凝胶的浓度为0.1g/mL~0.2g/mL;
所述第一水溶液与所述第二水溶液混合的体积比为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77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