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抓斗式采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8103.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曾一川;王华;沈雨晗;杨齐炜;李宇航;郭嵩;林可鉴;何新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斗 式采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抓斗式采泥装置,涉及环境检测装置领域,包括采样部,牵引绳和启动装置。采样部包括抓斗,泥样储存仓,抓斗与泥样储存仓之间可转动连接,抓斗上设有回弹装置;回弹装置在无外部应力作用时,抓斗与泥样储存仓之间形成闭合空腔。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器和弹簧部件,弹簧部件设置于泥样储存仓上,与牵引绳连接,启动器与牵引绳可滑动连接,抓斗通过抓斗固定部与弹簧部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在投放和采样过程中不需要采用人力,在反复采样中保证高效地采样,并且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地形和各种深度的河底泥样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抓斗式采泥装置,属于涉及环境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集设备装置笨重,不易运输且在操作现有采集设备时,多采用人力挖掘,工作人员手部常常会与麻绳摩擦,对工作人员手部损伤极大,从而降低采集人员整体采样的效率。并且传统的采集设备由于采用人力操作,装置使用的限制多,适用面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抓斗式采泥装置,适用于各类地形和各种深度的河底泥样采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采样部,牵引绳和启动装置,所述采样部包括抓斗,泥样储存仓,抓斗与泥样储存仓之间可转动连接,抓斗上设有回弹装置;回弹装置在无外部应力作用时,抓斗与泥样储存仓之间形成闭合空腔;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器和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设置于泥样储存仓上,与牵引绳连接,启动器与牵引绳可滑动连接,所述抓斗通过抓斗固定部与弹簧部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抓斗包括外抓斗和内抓斗,外抓斗与内抓斗紧密咬合。
优选地,所述弹簧部件包括弹簧,连接板和弹簧固定栓,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弹簧固定栓相适应的开孔,弹簧固定栓贯穿开孔与弹簧穿接,连接板与泥样储存仓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固定栓上还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板上设有与连接柱相适应的开孔,连接柱在开孔中自由进出。
优选地,所述抓斗固定部为固定绳,所述回弹装置为扭转弹簧。
优选地,牵引绳与电机连接,电机与采样部之间还设有牵引绳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固定部包括与牵引绳配合使用的定滑轮和G字夹。
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机用以提供采样前后装置上升下降的动力,无需采用人力,保证了反复采样时的效率;其中设置的内外抓斗紧密咬合,防止泥样漏出,扭转弹簧增加采泥时抓取力,使得采泥效率提高。本发明采用启动器和牵引绳的启动方式,能够适用不同地形,不同深度的河底泥样采集,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式采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抓斗为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启动时弹簧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泥样储存仓,2-弹簧,3-外抓斗,4-内抓斗,5-抓斗固定绳,6-启动器,7-扭转弹簧,8-牵引绳,9-定滑轮,10- G字夹,11-电机,12-电机开关,13-弹簧固定栓,14-连接板,15-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适用于环境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抓斗式采泥装置,包括泥样储存仓1,外抓斗3和内抓斗4,内外抓斗之间轴承连接,外抓斗3与内抓斗4在闭合时可重叠,与泥样储存仓1形成一个闭合空腔。内外抓斗的轴承上设置有回弹装置,保证内外抓斗的闭合,并且增加采样时的抓取力,优选为扭转弹簧7。外抓斗3和内抓斗4上均设置有抓斗固定绳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