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的地理接线图处理的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8505.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陶向红;樊勤昊;刘燕嘉;王虹富;常松;范雅娜;张志强;赵丹;李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30/2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值 天气预报 信息 地理 接线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的电网地理接线图处理与展示的方法,包括:S1:采集、分割与所述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相关的气象数据;S2:特征提取所述S1中的所述气象数据;S3:将所述S2中的所述气象数据展示在地理接线图上。实现电网仿真数据与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的互联,在电网地理接线图上可视化展示电力气象数据,提高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的可视性和网络共享性,方便电网运行方式人员根据气象数据编制运行方式和校核运行方式的电网仿真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的地理接线图处理的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电网方式计算人员需要通过获取一系列安全运行规则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编制合理的运行方式,并对电网运行的隐患做出快速、准确地预警。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中,绝大多数实测运行状态下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只有少数或是极端运行状态下电网无法安全稳定运行。为获取足够的数据,运行人员虽然也可以通过实际试验来判断一些运行状态下电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但代价太高、破坏性太大,而构建仿真环境来产生仿真计算大数据是最有效和可靠的方法。目前,许多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具有电网地理接线图工具,能够集成展示电网拓扑和仿真运算结果(潮流计算、暂态稳定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等)。但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展示则受制于数据平台的封闭性与软件自身的兼容性,限制了电网信息的可视化。
现实的电力系统同复杂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环境相联系。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信息,对电力调度生产运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调整、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风、光等气象资源的随机波动特性是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大风、雷暴等气象灾害也是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电网系统从气象机构获取的气象预报信息,主要建立在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上,与电网实际需求差距巨大,例如观测站点远离电网输变电设备、仅关注常规气象要素、电力关键气象要素欠缺、预报数据的分辨率偏粗、未针对电网需求优化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等。发展适合于电网应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使用大型计算集群求解离散化的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为方程组输入基于观测的预报初始场和边界场,并添加各种微尺度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再利用观测数据进行同化和订正,最终得到随时间演化的预报场数据。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和电网气象灾害预警水平,减少气象灾害事故的影响范围,基于巨量的实测数据和仿真计算数据,有必要将时间、天气等非电气量维度和电网拓扑结构、潮流分布等电气量维度相结合,寻求它们与电网安全稳定之间的多元相关性,实现快速、准确地电网超前安全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的地理接线图处理的方法,实现电网仿真数据与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的互联,在电网地理接线图上可视化展示电力气象数据,提高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的可视性和网络共享性,方便电网运行方式人员根据气象数据编制运行方式和校核运行方式的电网仿真事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的地理接线图处理的方法,包括:
S1:采集、分割与所述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信息相关的气象数据。
S2:特征提取所述S1中的所述气象数据。
S3:将所述S2中的所述气象数据展示在地理接线图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象数据包括:云变量数据、雨变量数据、湿度变量数据、压强变量数据、辐照强度变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云变量数据、雨变量数据、湿度变量数据、压强变量数据分别包括时间维度变量数据、空间维度变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象数据的文件格式为NetCDF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