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8644.5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汪晋辰;程鹏;刘娟娟;徐大业;鲍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4 | 分类号: | G01N23/204;G01N23/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8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器 单晶 支架 底板 分析器单元 双列 探测 动量 能量分辨率 梯形燕尾槽 光路系统 聚焦模式 梯形燕尾 支架安装 中子通量 可比性 同轴性 音叉形 中子束 导轨 保证 | ||
1.一种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70),用于定位在光路系统中;
分析器支架(10),设置在所述底板(70)上且呈音叉形;
第一列单晶(20),设置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前侧;
第二列单晶(30),设置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70)上设置有梯形燕尾导轨(50),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销孔;
所述分析器支架(10)包括:
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相配合的梯形燕尾槽(17);
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关于所述底座(13)的长度方向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3)上,且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倾斜向上延伸;
第一列单晶槽(14),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前斜面;
第二列单晶槽(15),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后斜面;
定位销孔(16),开设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所述底座(13)上;
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分别依次对称定位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第一列单晶槽(14)和第二列单晶槽(15)中,所述分析器支架(10)通过所述梯形燕尾槽(17)安装在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上,第一定位销轴(60)穿过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定位销孔(16)和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的销孔,以确定所述分析器支架(10)相对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沿着光路方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分析器支架(10)相互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器支架(10)上的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的数量为奇数,所述第二列单晶槽(15)的数量为偶数,且所述第二列单晶槽(15)的数量比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和第二列单晶槽(15)自上而下从前向后均呈交错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的两端分别用一个单晶压盖(40)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上,所述单晶压盖(40)呈倒L型,采用含硼橡胶材料加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0)呈前窄后宽的扇形,所述底板(70)的前端具有一圆柱销孔,后端具有一长销孔,所述底板(70)通过穿过其前端圆柱销孔的第二定位销轴(80)和穿过其后端长销孔的第三定位销轴(90),以将所述底板(70)定位在整个光路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底面为基准,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和第二列单晶槽(15)的角度精度为±0.01°,位置精度为±0.01mm,直线度精度为0.004mm;所述梯形燕尾槽(16)和梯形燕尾导轨(50)的对称度精度为±0.01mm,平面度精度为0.008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内侧距离比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的长度小4mm,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厚度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6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