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8803.1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昭华;张楠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楠明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73 | 分类号: | G06F11/273;G06F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硬件 协同 验证 调试 信息 输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虚拟显示终端挂接到SoC验证仿真环境中的并行总线上,并将调试信息的标准输出设备重定向至虚拟显示终端;响应于调试信息的打印输出指令,将调试信息输出至虚拟显示终端,并采用预设硬件描述语言在虚拟显示终端直接打印输出调试信息。利用该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效率及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验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以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复用为核心的设计技术的出现,集成电路应用设计已经进入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简称SoC)时代,SoC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嵌入式片上系统。芯片设计汇总的任何缺陷都会导致整个芯片的设计失败,因此,在流片之前,必须对芯片的系统功能进行验证,其中,软硬件协同验证是SoC设计的核心技术,所谓软硬件协同验证是指在硬件的物理原型(电路板或芯片)生产出来之前,通过一个系统模型来运行软件,以此来检查硬件设计中的错误、软件中的缺陷以及软/硬件接口中的错误。软硬件协同验证中,使用处理器模型是将硬件仿真与软件执行调试相结合的关键,通过处理器模型用硬件仿真实现软硬件协同验证。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并与外设内存通信,可以是真实的寄存器转换级(Register Transfer Level,简称RTL)CPU或者是指令执行的仿真器等。调试过程以硬件仿真的输出记录信息作为主要的调试手段。
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传统软件调试过程中,打印函数的输出信息到显示终端通常使用的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简称UART)接口,即通过UART接口把输出字符传输到输出显示终端上,输出过程效率比较慢,原因包括:(1)UART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输出信息是以字符为单位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merican Standard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简称ASCII),每个字符输出过程需要转换为8位比特的串行信号,并且UART传输的过程还要增加开始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2)UART串行通信接口作为低速外设接口,其传输速度本身也比较低。(3)软硬件协同验证的基础运行在RTL级别的硬件仿真平台上,其执行过程是基于事件响应的,比如一个时钟触发过程就需要整个设计平台全部都触发一次事件,这样当设计规模较大时,每个打印输出过程需要实际执行的硬件仿真负载会变得非常大,如果是做门级别仿真更是会使得仿真时间变得非常长。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SoC软硬件协同验证中存在调试信息输出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SoC软硬件协同验证中存在调试信息输出效率较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方法及装置,利用这种方法/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效率及速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硬件协同验证中调试信息的输出方法,方法包括:
将虚拟显示终端挂接到SoC验证仿真环境中的并行总线上,并将调试信息的标准输出设备(stdout)重定向至虚拟显示终端;
响应于调试信息的打印输出指令,将调试信息输出至虚拟显示终端,并采用预设硬件描述语言在虚拟显示终端直接打印输出调试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将虚拟显示终端挂接到SOC验证仿真环境中的并行总线上包括:
基于预设硬件描述语言,将SoC验证仿真环境中的总线信号绑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接口(interface);
将虚拟显示终端通过接口(interface)绑定到SoC验证仿真环境中的总线信号中,并为虚拟显示终端分配预设总线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楠明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楠明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