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定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地下水补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8825.8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田俊峰;高宏斌;姜忠峰;梁峰;牛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6 | 分类号: | E03B3/06;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6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定 塌陷 裂缝 优先 地下水 补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地下水补给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测定模块、分析模块、对比模块和补给反馈模块,采集模块采集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非平衡特征和复杂分形特征,采集后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测定模块进行测定,得出测定结果,补给反馈模块根据对比结果分类为塌陷区裂缝优先流选择合适的补给类型进行地下水补给;本发明通过采集模块采集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非平衡特征和复杂分形特征可以有效的提高判别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类别的准确性,多方面的数据采集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普遍性,测定结果更具科学性,且测定结果稳定性好,可以提高补给反馈模块的地下水补给效率和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定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地下水补给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环境下的裂缝优先流与人类工程下的裂缝优先流从裂缝状态与形成因素上是有不同之处的,判定出裂缝优先流的类型对于合理进行地下水补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地下水补给效率和节约资源。
目前对于用于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测定的地下水补给系统还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分析优先流的类别,以及受到裂缝优先流的非平衡特征和复杂的分形特性难以定量化的影响,导致塌陷区裂缝优先流测定结果不够准确,容易造成地下水补给资源浪费,因此,本发明提出及一种用于测定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地下水补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采集模块采集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非平衡特征和复杂分形特征可以有效的提高判别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类别的准确性,多方面的数据采集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普遍性,测定结果更具科学性,且测定结果稳定性好,可以提高补给反馈模块的地下水补给效率和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测定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地下水补给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测定模块、分析模块、对比模块和补给反馈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测定模块,所述测定模块连接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连接补给反馈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测定模块、分析模块、对比模块和补给反馈模块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非平衡特征和复杂分形特征,采集后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测定模块进行测定,得出测定结果,再将测定结果通过的分析模块和对比模块进行分析、对比,判断裂缝优先流为自然状态塌陷区裂缝优先流还是人类工程下的塌陷区裂缝优先流,所述补给反馈模块根据对比结果分类为塌陷区裂缝优先流选择合适的补给类型进行地下水补给。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定单元需要对采集模块采集的塌陷区裂缝优先流的非平衡特征和复杂分形特征内的裂缝优先流的长度、宽度、深度、节点数、块区数、交叉角分布、块区分散度以及平均弯曲度进行测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定单元内还嵌设有辅助测定单元,所述述辅助测定单元用于测定裂缝优先流的体积,所述辅助测定单元包括填充物测算装置和扫描仪设备,所述填充物测算装置和扫描仪设备测定结果均通过无线网络传传输至分析模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物测算装置通过采用填充物对非平面裂缝进行填充,然后对填充物体积进行测算,以测定出非平面裂缝体积,并将测定出的非平面裂缝体积传输至分析模块进行深度分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物测算装置采用的填充物为沙子、树脂、乳胶或石膏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扫描仪设备为电阻率断层扫描仪、CT扫描仪或激光扫描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补给反馈模块内设有补给方案优选单元,所述补给方案优选单元连接对比模块,并通过对比模块的对比结果选择优选方案,形成命令指令后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补给反馈模块进行命令指令的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