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9403.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陈巧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1V1/2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宁;黄健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段压裂 水平 均匀 复杂 裂缝 参数 反演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通过获取每段裂缝的排液速度,根据井口压力数据,按照预设方法折算得到每段裂缝缝口处的流压,生成返排水量和压力对应的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调整主裂缝目标参数和次级裂缝目标参数,直至拟合的每段裂缝的流压、返排阶段产液量历史曲线和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与原始的每段裂缝的流压、返排阶段产液量历史曲线和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拟合效果最佳时,确定调整后的每段裂缝的主裂缝参数和次级裂缝参数为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反演参数,由于是根据裂缝分段进行反演的,反演参数接近实际裂缝情况;且通过返排阶段参数完成复杂裂缝参数反演,解决RTA分析滞后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已然成为当前油气资源的开发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工业开采的关键在于水平井的多级压裂技术反演水平井的裂缝参数,是评价压裂增产效果的重要手段。
目前,传统的水平井的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基于长期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的流量不稳定分析法(Rate Transient Analysis,简称RTA),该方法主要是在均匀布缝水平井的基础上进行数值建模和历史数据拟合,因此反演得到的各级裂缝的参数一致。
但是,实际压裂施工时,由于各级裂缝泵入的液量和砂量不同,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的特点,使得实际各级裂缝参数不尽相同,导致采用RTA方法反演得到的均匀裂缝参数与实际情况的非均匀裂缝存在误差。此外,传统RTA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为长期生产历史,即在压裂施工、焖井、返排结束后对不少于三个月的生产历史进行分析和参数反演,导致了压裂施工效果评价及裂缝参数识别的滞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及设备,以克服由于各级裂缝泵入的液量和砂量不同,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的特点,使得实际各级裂缝参数不尽相同,导致采用RTA方法反演得到的均匀裂缝参数与实际情况的非均匀裂缝存在误差的问题;同时解决RTA分析方法复杂裂缝参数反演的滞后性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包括:
获取返排期间生产井各段裂缝的油、气、水产液剖面,同时在井口计量全井压力和流量数据,基于产液剖面得到各级裂缝的流量贡献比,根据该流量贡献比对全井流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劈分,得到每段裂缝的排液速度;
根据井口压力历史数据,按照预设方法折算得到每段裂缝缝口处的流压;
通过压裂过程中的微地震解释结果获得各级裂缝走向及次级裂缝的分布情况,建立各段裂缝数值模型;将每段裂缝的排液速度和流压对应的历史数据导入至对应的每段裂缝数值模型中,生成返排水量和压力对应的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
调整主裂缝目标参数和次级裂缝目标参数,直至数值模型中的每段裂缝的流压、返排阶段产液量历史曲线和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与原始的每段裂缝的流压、返排阶段产液量历史曲线和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拟合效果最佳时,确定调整后的每段裂缝的主裂缝目标参数和次级裂缝目标参数为所述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反演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产液剖面得到各级裂缝的流量贡献比,根据该流量贡献比对全井流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劈分,得到每段裂缝的排液速度,包括:
获取生产测井所得产液剖面得到每段裂缝的流量贡献比例,将每段裂缝的流量贡献比例乘以测得的流量数据,得到每段裂缝的排液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井口压力数据,按照预设方法折算得到每段裂缝缝口处的流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9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