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9751.X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云;戴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G06Q20/32;G06F16/9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理位置 虚拟 匹配 方法 服务器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请求,所述请求携带第一位置信息与用户信息,所述第一虚拟卡是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运营商开设的虚拟卡;查询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第二虚拟卡的余额,所述第二虚拟卡是第二位置对应的运营商开设的虚拟卡;判断所述第一位置的虚拟卡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虚拟卡的余额匹配的第一虚拟卡;若存在匹配的第一虚拟卡,发送所述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到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上生成所述第一虚拟卡。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异地虚拟卡的无感切换、降低用户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进步,在移动终端上模拟出虚拟卡进行无卡支付的应用场景变得可行也被大众广泛接受。例如在具备NFC功能的移动终端上模拟交通虚拟卡的功能,更加方便卡片的管理和用户出行。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受跨区域的刷卡和清算限制,异地使用虚拟卡受限,如用户在异地需要使用虚拟卡则要重新开卡,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能够无需开卡即可实现在移动终端上无感生成异地虚拟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请求,请求携带第一位置信息与用户信息,第一虚拟卡是第一位置对应的运营商开设的虚拟卡;查询用户信息关联的第二虚拟卡的余额,第二虚拟卡是第二位置对应的运营商开设的虚拟卡;判断第一位置的虚拟卡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第二虚拟卡的余额匹配的第一虚拟卡;若存在匹配的第一虚拟卡,发送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到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上生成第一虚拟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移动终端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请求,请求携带第一位置信息与用户信息,第一虚拟卡是第一位置对应的运营商开设的虚拟卡;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其中,第一虚拟卡是服务器在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库中查找到与第二虚拟卡的余额差额最小的虚拟卡,第二虚拟卡是用户在第二位置对应的运营商开设的虚拟卡;解析第一虚拟卡的虚拟卡数据,生成第一虚拟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耦接存储器、通信电路,在工作时执行指令,以配合存储器、通信电路实现上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耦接存储器和通信电路,在工作时执行指令,以配合存储器和通信电路实现上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根据移动终端获取的位置信息,在该位置的虚拟卡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在先绑定的虚拟卡余额匹配的虚拟卡,移动终端接收到该位置的虚拟卡数据后,在移动终端生成该位置的虚拟卡,使用户在异地无感切换和使用当地虚拟卡,无需用户开卡和充值,节约了开卡成本,同时无需繁琐的开卡充值和注销的操作,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基于服务器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基于服务器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基于服务器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虚拟卡匹配方法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服务器解除第一虚拟卡与用户的绑定,解除第二虚拟卡的冻结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97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