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锌维生素D泛酸片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19826.4 申请日: 2019-05-20
公开(公告)号: CN11012383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16
发明(设计)人: 陈松;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朗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30 分类号: A61K33/30;A61K9/20;A61P3/14;A61K33/06;A61K31/59;A61K31/19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599 云南省昆明市经***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泛酸 钙锌 维生素 骨骼钙 本品 制备 营养素组合物 羧甲基淀粉钠 复合维生素 快速生长期 葡萄糖酸钙 碳酸钙 高效吸收 柠檬酸钙 平衡影响 生物科技 试验动物 血钙水平 研究对象 硬脂酸镁 股骨钙 聚维酮 血生化 螯合钙 血清 低钙 钙源 高磷 骨钙 骨磷 压片 制粒 转化 血液 饲料 平衡 吸收 申请 应用
【说明书】:

钙锌维生素D泛酸片系采用昆明朗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显著促进钙源高效吸收利用的营养素组合物及制备》专利(申请号:201910385236.4)所制备的组合物为原料,添加聚维酮K30、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经混合、制粒、压片制成的片剂。本发明以钙锌维生素D泛酸片为研究对象,选用快速生长期4周龄SD大鼠为试验动物,设低钙高磷饲料、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复合维生素电子螯合钙对照组,通过血生化及股骨钙磷测定,评价本品对血清及骨骼钙磷平衡影响。结果显示:本品能快速提高血钙水平并促进其转化为骨钙,同时抑制磷的吸收及骨磷转化,从而实现改善和维持血液、骨骼钙磷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钙锌维生素D泛酸片的应用。具体是作为改善和维持机体血液、骨骼钙磷平衡的外源性营养素补充剂。属于生物医药大健康应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钙、磷均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常量元素,二者在人体摄入、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相似且相互耦联。从钙磷代谢动力学角度体现的中国人缺钙、补钙现状如下:

摄入:人体摄入的钙磷主要源自膳食结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1200mg/日,磷的推荐摄入量为350-700mg/日。由于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特殊性,钙的平均摄入量仅为400mg/日(缺口达400-800mg/日),而磷的平均摄入量却高达1058mg/日(过剩达350-700mg/日)。由此可见:中国人钙的摄入严重不足而磷的摄入严重过剩,通过外源性钙产品补充钙源(即“补钙”)的同时,需尽可能抑制膳食磷源吸收,方可达到钙磷平衡。

吸收、分布:人体通过膳食及补钙产品摄入的外源性钙源、磷源,需通过胃酸/酶的离解后在小肠/空肠被吸收入血,然后通过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调节沉积到骨骼和牙齿中,成为人体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钙,99%以骨钙形式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1%以血钙形式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和软组织中;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磷,86%左右以骨磷形式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14%左右以血磷的形式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的成分除水分、有机质及微量矿物质外,主要就是钙磷无机质,其占比高达70%。而这70%的钙、磷无机质,其钙:磷比例应为1~2:1方可促进/维持生长期骨骼生长发育和定型期骨骼硬度和韧性。由于中国人膳食结构摄入的钙严重不足而磷严重过剩,导致机体吸收入血并转化沉积至骨骼的骨钙严重不足、骨磷严重过剩、骨钙磷比例倒挂为1:2~2.5,这是中国人佝偻病、腰腿关节疼痛、牙齿出血松动脱落、骨质疏松易骨折等缺钙症状和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鉴于机体对钙磷吸收利用相互耦联的关系,我们在补钙的同时,会显著促进磷的吸收利用,骨磷水平会进一步提高,不仅达不到钙磷平衡,还可能会加剧骨钙磷比例倒挂,使缺钙症状和疾病更加严重。由此可见:“补钙”主要是补充骨钙,补钙的同时需充分考虑抑制磷的吸收,尽可能改善和维持血液、骨骼钙磷平衡,方可达到改善缺钙症状和疾病之目的。

代谢、排泄:人体通过膳食及外源性补钙产品摄入的钙磷,被吸收利用后的剩余部分,主要通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代谢,并经粪便、尿排出体外。如果因“缺钙”而盲目补钙,不考虑摄入钙源的吸收利用率,通过机体摄入未被吸收利用的钙源会加剧代谢、排泄负担。长期使用吸收利用率低的补钙产品,除大量消耗胃酸/酶导致胃部不适外,未被正常代谢、排泄的钙源积蓄在消化和泌尿系统,引起便秘、消化和泌尿系统结石等严重不良症状。由此可见:我们在“补钙”提高钙摄入量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钙的吸收入血并快速转化为“骨钙”的量,方可达到补钙之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朗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朗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9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