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0566.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仕佳;李江峰;岳国柱;宋健;李树逊;施曙东;侯艳斌;邱轶;何毅威;姚凯;徐如波;邓国民;袁帅;刘亚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模型 施工 可视化 立柱承台 预制 优化 施工模拟 施工效率 实物模型 应用标准 优化调整 展示文件 二维CAD 出错率 导出 打印 图纸 视频 验收 展示 检查 发现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根据项目BIM应用标准设计预制立柱承台的施工图,并根据项目BIM应用标准与预制立柱承台的施工图建立三维模型,得到初步三维模型;
S20:对所述初步三维模型进行碰撞及错误检查,若存在碰撞或者错误则对所述初步三维模型进行优化调整直至碰撞以及错误消失为止,最终得到优化三维模型;
S30:通过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得到可视化施工交底,所述可视化施工交底为用于指导施工的二维CAD图纸、优化三维模型展示图、施工模拟视频、VR展示文件、3D打印实物模型中的一种或几种;
S40:根据所述可视化施工交底指导现场施工建造预制立柱承台后检查验收;
S50:将竣工后的预制立柱承台与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对比后,修改优化三维模型得到竣工三维模型,所述竣工三维模型与竣工后的预制立柱承台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0中的所述项目BIM应用标准包括:BIM应用策划、BIM建模标准、BIM交付标准、分部分项拆分标准、BIM构件命名规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0中,优化调整初步三维模型得到优化三维模型的具体步骤为:根据碰撞及错误检查结果修改预制立柱承台的施工图,然后根据修改后的预制立柱承台的施工图修改初步三维模型得到优化三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对应的信息数据库内包含有高程信息、坐标系统数据、变更信息、物理尺寸、空间参数信息、施工时间信息、材料信息以及验收信息,所述变更信息为由初步三维模型改为优化三维模型所更改的信息,所述材料信息包括钢筋与混凝土工程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将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对应的信息数据库内的高程信息与坐标系统数据导出至全站仪指导现场进行测量放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根据所述优化三维模型指导自动化加工设备进行预制立柱钢模板的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根据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对应的信息数据库导出钢筋与混凝土工程量,指导施工材料采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预制立柱承台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0中,通过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得到施工模拟视频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优化三维模型导出对应的NWC、DAE文件,并导入NavisWorks与Lumion软件进行施工模拟,形成所述施工模拟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5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截面装饰铝板骨架的安装制作方法
- 下一篇:装配式墩身施工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