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降解DEHP功能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9-8③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0609.7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白娜玲;吕卫光;张翰林;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降解 dehp 功能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假单胞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解DEHP功能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9-8③。
背景技术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重。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19.4%的耕地点位超标,污染耕地面积达到2.3×107hm2。土壤污染已严重危害我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
塑化剂是在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又称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是塑化剂的主体,其产量约占塑化剂总产量的80%,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量不断累积,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污染物。而DE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使用量超过了PAEs的九成。DEHP与塑料基质分子间仅以氢键或范德华力相连,极易从塑料制品中泄露出来,不断地释出至大气、土壤和水域中,造成对环境的危害,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目前,塑化剂已成为地球上最为广泛的环境污染物,许多国家的大气、湖泊、河流和土壤中已检测出不同浓度的塑化剂,已成为土壤中最常被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塑化剂的毒性主要体现在遗传毒性、胚胎发育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等。
鉴于DEHP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其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引起了全球普遍关注。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公认的有效、安全、廉价和无二次污染的方法。但是,DEHP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实施中面临诸多限制因素:一是外源接种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适应性差,活性低,迁移性差:二是在土壤多相多界面的复杂体系中,具有疏水亲脂的氯代芳烃和酶蛋白易被有机团聚体等吸附和固定,降低溶解度、生物有效性和反应接触。但是相较于物理、化学等其他方法来说,研究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生物驱动技术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成为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重要内容。
蚯蚓作为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占据着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主要部分,有着“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誉。蚯蚓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对污染胁迫有较高的耐性、生物累积性和抗性。已有研究表明,蚯蚓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有助于土壤污染物如重金属钝化,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的去除。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转化的影响还与土壤类型、污染物种类和蚯蚓种类有关。
微生物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向污染土壤中加入蚯蚓有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常实验室筛选出来的的高效降解菌,迁移和扩散能力差,定殖能力受限。但是蚯蚓在土壤塑化剂,特别是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修复中的作用报道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解DEHP功能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9-8③,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DEHP降解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9-8③,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9-8③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158。
本菌株为发明人在上海农田土壤中筛选得到。该菌株已于2019年3月15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注册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158。
该菌株于2018年12月送交浙江大学嗜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形态特征鉴定,鉴定结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伪结核棒状杆菌致弱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惰性载体大肠杆菌及其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