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0910.8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卿建东;曾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威尔达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沉池 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生化处理装置 污水进水管 消毒池 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池 微生物群落 附着 水泵 预处理 进水口连接 污水 净水效率 生物降解 消毒装置 有效处理 智能 出水口 进水口 格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物理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生物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生物处理池、二沉池以及消毒池,所述生物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污水进水管的上方设有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之上附着有微生物群落;所述二沉池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所述二沉池的进水口处设有格栅,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设有水泵;所述消毒池的进水口连接于二沉池的出水口,所述消毒池内安装有消毒装置,本发明通过将与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连接的物理污水处理系统所未有效处理的污水通过生化处理装置之上附着有微生物群落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提高净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应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不管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污水都需经过过滤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污,如今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净化处理效率低,并且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不能很好的进行处理,导致污泥的大量堆积产生臭味引发二次污染,且对污泥的处理费用昂贵,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旨在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净水效率低且净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不能及时处理导致二次污染,增加污水处理费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物理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生物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生物处理池、二沉池以及消毒池,所述生物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的上方设有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之上附着有微生物群落;所述二沉池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所述二沉池的进水口处设有格栅,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消毒池的进水口连接于二沉池的出水口,所述消毒池内安装有消毒装置。
进一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群落的填料层及曝气头,所述填料层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覆盖有防止填料流失的筛网,所述曝气头处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底部,所述曝气头外连接有鼓风机。
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水管呈“井”字形且设置在所述生物处理池的底部,且所述污水进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圆孔。
进一步,所述圆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污水进水管的轴线呈30度角。
进一步,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还设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外连接于鼓风机,所述通气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小孔,所述通气小孔沿通气管道的周壁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消毒池沿其底部至顶部设有多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与底部及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综合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通过依次相互连接的生物处理池、二沉以及消毒池所组成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与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连接的物理污水处理系统所未有效处理的污水通过生化处理装置之上附着有微生物群落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提高净水效率,同时也降低后续产生的污泥的堆积,减少了污泥散发臭味导致二次环境污染的几率。2)本发明建造成本低,通过生物降解污水中有害物质实现净水的功效,其设备运营费用少,大大节省了污水处理中费用成本。3)本发明通过在消毒池的进水口处安装有消毒装置,采用该结构,以提高消毒药剂与水的混合效果,使得消毒剂更加有效的与污水混合作用,以此提高消毒剂的消毒杀菌,从而提高净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威尔达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威尔达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