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升电压检测及泄放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1418.2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9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煜;汤金迪;何志伟;杨宇翔;曾毓;黄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32 | 分类号: | H02M1/3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检测 电路 | ||
1.一种泵升电压检测及泄放电路,包括单片机U4,电压采样电路,光耦隔离电路以及电压泄放电路;单片机U4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其特征如下:
电压采样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3、电压采样芯片U2、第一分压电阻R8、第二分压电阻R9、阻抗匹配电阻R7、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
其中,第一分压电阻R8的一端与电源VBUS、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第一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9一端、运算放大器U3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二分压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AGND、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运算放大器U3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地AGND,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阻抗匹配电阻R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电压采样芯片U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地AGND相连,电压采样芯片U2的正电源端接电源5V,负电源端与反相输入端接地AGND,基准电压输入端接电源REF,时钟信号输入端接光耦隔离芯片U1的16引脚,片选信号输入端接光耦隔离芯片U1的14引脚,电压信号输出端接光耦隔离芯片U1的6引脚;
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隔离芯片U1、快速光耦隔离芯片U5、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三上拉电阻R3、第四上拉电阻R4、第五上拉电阻R5、第六上拉电阻R6、第十一上拉电阻R11、第十限流电阻R10、第十二限流电阻R12、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第十四分压电阻R14、第一二极管D1、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NPN三极管Q1;光耦隔离芯片U1的型号为:TLP290-4,快速光耦隔离芯片U5的型号为:HCPL-3120;
其中第四上拉电阻R4的一端与电源5V相连,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1的16引脚相连,第五上拉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5V相连,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1的14引脚相连,第六上拉电阻R6的一端与电源5V相连,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1的5引脚相连;第一上拉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3.3V、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1的1引脚相连,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3.3V、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1的3引脚相连,第三上拉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3.3V、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1的12引脚、单片机U4的PA7引脚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地DGND、光耦隔离芯片U1的11引脚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1的13引脚、15引脚与地AGND相连,2引脚与单片机U4的PA9相连,4引脚与单片机U4的PA8相连,7脚、8脚、9脚、10脚架空;第十一上拉电阻R11的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5的2引脚相连,另一端与电源3.3V、第十限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第十限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与光耦隔离芯片U5的3引脚、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DGND相连,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十二限流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限流电阻R1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4的PA6引脚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电源VCC相连,阴极与光耦隔离芯片U5的8引脚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5的6,7引脚相连并接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四分压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四分压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芯片U5的5引脚、地DGND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5的1脚、4脚架空;
泄放电路包括泄放电阻R15,第二滤波电容C2,第五二极管D5,双二极管D6,MOS管Q2;
其中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MOS管Q2的源极、地AGND相连,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MOS管Q2的栅极、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漏极与双二极管D6的阳极、泄放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泄放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双二极管D6的阴极、电源VBUS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14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