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护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22949.3 申请日: 2019-05-21
公开(公告)号: CN110101042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9
发明(设计)人: 蒋丽;林桂纯;刘兰芳;马丽霞;许莹洁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9/00 分类号: A23L19/00;A23L19/10;A23L31/15;A23L33/10;A23L33/105;A23L33/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解酒护肝 低聚肽 苦味 酵母抽提物 肝功能 阿拉伯糖 产品应用 工艺制备 快速解酒 配伍效果 针叶樱桃 玉米 肝损伤 葛根粉 乙醇 陈皮 大枣 甘草 黄精 姜黄 配伍 压片 制备 血液 预防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15‑70份、姜黄0.1‑1份、黄精1‑5份、柚子粉0.5‑4份、葛根粉5‑15份、枳椇子15‑30份、酵母抽提物2‑8份、针叶樱桃粉0.5‑2份、陈皮0.2‑2份、甘草0.5‑3份、大枣0.3‑2份、L‑阿拉伯糖0.1‑0.5份;通过干燥、混合、压片等工艺制备得到。本发明的组合物解酒护肝效果好,尤其是组合物的配伍效果能够显著促进玉米低聚肽的解酒护肝的功效,减少低聚肽产品的苦味,避免了苦味对产品应用带来的不利影响。组合配伍合理,能够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强肝功能,实现快速解酒和预防肝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酒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我国的酿酒产量从1993年的总产量1846吨已增长到超过7000万吨。饮酒量增加,饮酒的人群也不断增加,导致ALD的发病率也增长迅速。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用酒类所导致的肝脏损害性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上,ALD有三种表现的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初期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没有太多病理症状,而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会出现各种疾病,如肝脏疼痛、恶心呕吐、肝硬化等等,ALD的致病因素是单一且明确的,即长时间大量饮酒。

人体摄取的酒精90%以上都是由肝脏代谢,肝脏是负责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代谢的主要路径包括肝细胞内的乙醇脱氢酶、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过氧化氢酶系统,当人体少量饮酒时,主要的代谢途径是乙醇脱氢酶,当饮酒量较大时,则要通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来完成。酒精代谢最重要的产物是乙醛,乙醛是引起ALD最主要的毒性物质,影响包括影响蛋白转运、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酶的活性等。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养肝解酒产品,如陈浩凡等研究葛根、丹参、枳椇子、白术、白芍、玉米低聚肽组成的解酒养肝产品的效果,具有清肝活血、益气通络、解酒护肝等效果。从中医药的角度,酒属于湿热有毒之邪,多饮发病,根据肝病脾治,治病求本的理论,养肝解酒方以葛根、枳椇子醒脾解酒、祛湿化浊为主药,以丹参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泽泻清热解毒等为臣药,以玉米低聚肽调节免疫。该产品对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玉米低聚肽是以玉米淀粉副产物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过酶解工艺和多肽分离纯化技术获得的小分子量多肽,玉米低聚肽营养丰富,包括了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且小肽易于吸收,具有良好的解酒功能。蛋白质需要消化胃氨基酸后才能够被机体吸收,目前在生物医学界公认肽比相应的氨基酸吸收性能还要好,因为氨基酸的渗透压往往要高于肽,小分子的肽在胃肠道中消化和吸收比蛋白质、氨基酸要好且速度快。

F值是蛋白质或者多肽分子中的支链氨基酸的物质的量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称为Fisher Ratio,简称F值。高F值玉米肽中的支链氨基酸数量高于芳香族氨基酸数量,高F值的玉米低聚肽对于解酒醒酒作为更为明显,高F值的低聚体能够提高亮氨酸等浓度,产生稳定的NAD离子,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Yamaguchi研究发现玉米肽的摄入组,能够显著的抑制血醇含量的增加。然而F值越高,加工工艺要求越多,其成本也就越高。

玉米低聚肽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不良的风味,主要是苦味,而苦味会使得产品产生不良的风味缺陷,导致其应用化过程中并不顺利。苦味主要是由疏水氨基酸引起,高F值的低聚肽含有大量的疏水氨基酸,一般而言相对分子量小于6000Da的肽就会有苦味呈现出来,所以对于玉米低聚肽,苦味必不可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正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2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