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紫菜薹薹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志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3365.8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武;程锋;武剑;张鑫;张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C12Q1/686 |
代理公司: | 11711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元吉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菜薹 分子标志物 基因连锁 染色体 可用 辅助育种 相关基因 基因 基因型 白菜 生物技术 参考 | ||
1.一种合成的寡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寡核苷酸包含紫菜薹A07号染色体的薹色基因的特有序列,且所述寡核苷酸的序列为5’-GGGAATCGATCCAACTTTGTTTC(A)n-3’,其中n为25-80之间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的寡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寡核苷酸的长度为95-103bp。
3.一种用于鉴定植物是否包含紫菜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待鉴定植物的DNA中检测是否存在特有序列的步骤,所述特有序列如5’-GGGAATCGATCCAACTTTGTTTC(A)n-3’所示,其中n为25-80之间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鉴定植物是否包含紫菜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待鉴定植物样品中提取样品DNA的步骤;
(2)利用正反向引物通过PCR从所述样品DNA中扩增含有所述特有序列的核酸的步骤,其中所述正向引物能够特异性结合至第一靶序列区,所述反向引物能够特异性结合至第二靶序列区,所述第一靶序列区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内的任何连续区域,所述第二靶序列区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内的任何连续的区域;和
(3)通过电泳检测样品PCR产物的长度来鉴定所述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鉴定植物是否包含紫菜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4)利用所述正反向引物通过PCR从对照DNA中扩增核酸的步骤;和(5)将所述样品PCR产物的长度与所述对照PCR产物的长度进行比较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鉴定植物是否包含紫菜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照DNA为来自紫菜薹的DNA和/或来自菜心的DNA。
7.一种用于鉴定紫菜薹中薹色基因为纯合基因型或杂合基因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紫菜薹的DNA中特有序列的含量的步骤,其中特有序列如5’-GGGAATCGATCCAACTTTGTTTC(A)n-3’所示,其中n为25-80之间的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鉴定紫菜薹中薹色基因为纯合基因型或杂合基因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紫菜薹中提取样品DNA的步骤;
(2’)在相同条件下利用正反向引物通过PCR从所述样品DNA和对照DNA中扩增含有所述特有序列的核酸的步骤,其中所述正向引物能够特异性结合至第一靶序列区,所述反向引物能够特异性结合至第二靶序列区,所述第一靶序列区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内的任何连续区域,所述第二靶序列区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内的任何连续的区域,所述对照DNA为来自纯合型紫菜薹植物的DNA和/或来自杂合型紫菜薹植物的DNA;和
(3’)将所述样品PCR产物的含量与所述对照PCR产物的含量进行比较的步骤。
9.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物在紫菜薹育种中的用途,其中,相对于白菜3.0版本基因组的位置,所述基因片段为位于紫菜薹薹色基因第25181252-25181356位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33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