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式新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4475.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明;张伟杰;张鑫;李震;刘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1/06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邓云书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新型 电磁 继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式新型电磁继电器,属于电磁继电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电磁‑永磁系统、驱动机构和触点接触系统,所述电磁‑永磁系统、驱动机构和触点接触系统分别设置在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在电磁‑永磁系统内活动,另一端与触点接触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电磁‑永磁系统和触点接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以电磁‑永磁系统提供的电磁力转换为触点接触系统推力,而后依据永磁磁铁自身的磁力将触点稳定在极限位置,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能够有效提供较大推力,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性好、工艺性好的特点,在电气电路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式新型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能源、保障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及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为基本特征的智能电网成为国际电力工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各种领域均逐步进行了自动化,为保证用电安全和保证输出功率,对继电器切换电压和切换电流要求越来越高,如: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燃料电池车辆、建筑机器、电源管理、充电-放电设备、变频控制、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焊接设备、电梯等场合;传统的中压开关领域主要采用弹簧机构和电磁机构,弹簧操动机构采用手动或者小功率交流电动机储能。但是存在机械零部件多,故障率高,且时间分散性大的缺点。电磁机构虽然能较好的迎合电磁继电器的要求,但其磁路电感大,操作电流大,对电源的功率要求高,经济性和可控性都比较差,且操动的响应时间分散,对于交流控制信号一般较大,即使使用滞留操作,控制时间分散性也在毫秒级以上。
传统的电磁继电器受自身制造技术,特别是触点间隙小的限制,在接通高压交流、高压直流、大直流电机、低功率因素感性负载时,继电器触点非常容易出现粘接失效或连续电弧烧火接触系统失效等问题,容易导致继电器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并且在电压源的关合开关中,在触发导通的同时需要快速合闸,产生有触点的电流通路,减小电流对触头的烧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永磁式新型电磁继电器,能够在触发导通的同时快速合闸,产生有触点的电流通路,减小电流对触头的烧损,从而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永磁式新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电磁-永磁系统、驱动机构和触点接触系统,所述电磁-永磁系统、驱动机构和触点接触系统分别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磁-永磁系统固定在外壳内且两端外接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在电磁-永磁系统内活动,另一端与触点接触系统连接,所述触点接触系统连接负载电气电路。
本发明的永磁式新型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改变励磁线圈的电流方向,产生电磁力,并且利用永磁磁铁锁定极限位置,再通过驱动机构推动触点实现吸合和释放。本发明通过电磁-永磁系统和触点接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以电磁-永磁系统提供的电磁力转换为触点接触系统推力,而后依据永磁磁铁自身的磁力将触点稳定在极限位置,包括极限吸合位置和极限释放位置,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驱动快速开关
- 下一篇:一种小型断路器进出线防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