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4513.8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华;胡佳;罗杰;邓家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万山区海天保业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00;A23K10/37;A23K10/12;A23K10/26;A23K20/26;A23K20/105;A23K20/2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碧***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菌渣 蚯蚓 发酵 营养增强剂 蚯蚓养殖 蚯蚓粪 堆沤 需氧 猪粪 去除 调制 养殖 重金属污染 场地选择 加工步骤 补水 翻堆 菌袋 菌渣 粒径 床铺 软化 破碎 引种 收获 | ||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方法,包括(1)场地选择与布局、(2)基料调制、(3)蚓床铺设、(4)引种、(5)蚯蚓养殖、(6)收获与加工步骤;基料调制是将食用菌菌渣去除霉棒、杂质、菌袋、菌渣粒径破碎后,调节含水量,堆沤软化后,加入需氧EM菌菌液和营养增强剂堆沤发酵;将猪粪调整含水量在60‑70%,加入需氧EM菌和营养增强剂进行好气发酵;当食用菌菌渣或猪粪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敞气、补水,去除氨毒,直至发酵充分,调节pH,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养殖速度快,蚯蚓和蚯蚓粪产量高,且蚯蚓粪质量高,重金属污染小,蚯蚓营养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培养基废弃物是指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俗称废菌棒、菌渣、菌包或菌糠。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1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70万吨,产生菌渣废弃物为8360万吨,即每生产1kg的食用菌约产生菌渣的数量为3.25kg(邹德勋等,2010;赵晓丽等,2012)。目前,食用菌菌渣可用作动物饲料、农作物肥料、食用菌的二次栽种、燃料和能源的材料以及土壤的改良剂和修复剂,但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生产者还是将菌棒随意丢弃,任其腐烂发霉,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林忠宁等,2012)。此外,随着我国及贵州省畜禽业的发展,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未经处理及合理利用,其造成的污染也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路忻等,2010;仇焕广等,2013)。食用菌菌渣与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新型高效组合方式,是典型的绿色循环农业。
然而国内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综合利用方式的研究很少,专利发明寥寥;专利号CN201310308758.7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包养殖蚯蚓的方法,属于一种蚯蚓养殖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将食用菌废弃菌包碾压粉碎,与其余原配料按比例混合。原料的质量配方为:每100份食用菌废弃菌包碎料搭配100份鸡粪、20-30份秸秆粉、30-20份糠壳粉,调节水分到70%-80%。采用厌氧发酵20-35天后即可投放蚯蚓种,于15-25℃条件下培养40-50天即可提取蚯蚓。又如专利号CN201210105681.9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养殖产生的废菌糠养殖蚯蚓的方法,属于废菌糠再利用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取废菌糠90-100份,干草2-5份,分别粉碎至30-50目;2)洒水调节水分含量50-65%,保持温度60-80℃发酵30-45天;3)铺床:将发酵后的废菌糠制成厚30-40厘米、宽1-1.5米、长为1-1.5米的料床;4)投放:将蚯蚓投放到料床中,蚯蚓即可大量繁殖;再如专利号CN201110386685.4公开了一种饲料制作方法,用食用菌培养基废料经过粉碎处理作饲料,饲料全部或部分是食用菌培养基废料,食用菌培养基废料经过发酵处理或不发酵、加EM菌处理或不加EM菌处理。该饲料可用作喂养牲畜类、禽类、特种养殖类、水产类、蝇蛆、蚯蚓、土元类等动物。上述专利均解决了废菌糠占用空间、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但对食用菌菌渣组合畜禽粪便循环利用的目标模糊、过程不清晰。
并且,由于畜禽养殖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如Cu,Zn,As等,而这些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率极低,因此畜禽固体排泄物中聚集了高浓度的重金属元素。据报道,每千克猪粪中Cu,Zn的含量可达数百至数千毫克,As的含量可达数十毫克,加之猪粪中会携带一些细菌等,如大肠菌、线虫等病菌和害虫等,使用不当时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和细菌污染。畜禽粪便重金属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钝化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重金属的活性、减少重金属浸出量;但时间长、控制难、易造成二次污染、效果差。
因此,本发明人紧紧围绕食用菌菌渣和猪粪处理上的难题和技术需求,以科研实践为基础,明确了食用菌菌渣种类、猪粪收集与处理、二者组合搭配参数、蚯蚓养殖技术细节等几个关键环节,为食用菌菌渣搭配猪粪高效养殖蚯蚓,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绿色环保、切实可行的技术模式和应用途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万山区海天保业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万山区海天保业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托盘虫类养殖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皱纹盘鲍三倍体的诱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