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4913.9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向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肥 制备 硅原料 高浓度液体 原料预处理 化合反应 水溶性硅 研磨 钾长石 清洗 施肥 超声波清洗机 预处理步骤 高温煅烧 高压匀质 矿物粉碎 蒸馏提纯 混合液 洁净度 提纯 烘干 矿物 细度 煅烧 保温 浓缩 | ||
本发明公开了硅肥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该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原料预处理、高温煅烧、化合反应、浓缩提纯、混合保温和高压匀质,原料预处理时,取60‑80份的钾长石矿物与纯水共同置于超声波清洗机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烘干,将干燥后的钾长石矿物粉碎研磨,研磨的细度控制在70‑80目,增加了原料的预处理步骤,提高了原料的洁净度,使得制备的水溶性硅所含杂质较少,同时对硅原料进行煅烧和化合反应,提高了对硅原料中硅的利用率,可减少硅原料的用量,制备硅肥时,对硅原料混合液进行蒸馏提纯,提高了硅肥中水溶性硅的浓度,使制得的硅肥效果更好,施肥时用量更少,施肥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已在可持续农业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随着对硅的研究不断深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政府官员和农民逐步认识到硅对植物和农业的重要性。近期关于硅肥在植物中吸收、运输、和分流机制的研究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和突破。同时,硅在缓解非生物和生物作用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硅肥的品种主要有枸溶性硅肥和水溶性硅肥两大类,枸溶性硅肥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酸后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硅肥,常见的多为炼钢厂的废钢渣、粉煤灰,水溶性硅目前主要来源于钾长石矿物,但现有的制备方法使得钾长石中的硅成分利用不足,容易造成浪费,其制备产物所含杂质相对较高,在与其它成份进行配比硅肥时其所含水溶性硅的浓度不高,施肥时用量相对较大,提高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制备方法钾长石中的硅成分利用不足,容易造成浪费,其制备产物所含杂质相对较高,在与其它成份进行配比硅肥时其所含水溶性硅的浓度不高,施肥时用量相对较大,提高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该高浓度液体硅肥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原料预处理:以重量份计,取60-80份的钾长石矿物与纯水共同置于超声波清洗机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烘干,将干燥后的钾长石矿物粉碎研磨,研磨的细度控制在70-80目;
S2:高温煅烧:将所述步骤S1中研磨后的钾长石矿物置于煅烧炉内,煅烧温度控制在2600-3000摄氏度,待钾长石矿物汽化后对其汽化物进行集中收集,并储存在容器内待其冷却;
S3:化合反应:将钾长石矿物的汽化物与碱性物质混合加入压热釜中,混合比例为3:1,向压热釜内通入蒸汽加热,待压热釜中压力升至0.8~0.9MPa后,停止通入蒸汽,使用夹套蒸汽保温,维持此压力;
S4:浓缩提纯:对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反应物进行过滤,滤出杂质保留混合液,再对其进行蒸馏提纯,得到浓缩液;
S5:混合保温:以重量份计,取过磷酸10-15份、保水剂15-20份、植物激素2-5份和氨合物15-20份加入到所述步骤S4中的浓缩液,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对所述混合液进行保温,保温时间3-5h,保温温度50-60摄氏度;
S6:高压匀质:将所述步骤S5中保温后的混合液置入高压均质机内,进行高压匀质,均质后即得高浓度液体硅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钾长石矿物的清洗次数为2-3次,清洗后钾长石矿物的矿泥含量不高于1%。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高温煅烧时还加入助剂,所述助剂与钾长石矿物的添加比例为1:5,所述助剂为珍珠岩粉、石英和长石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碱性物质为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所述步骤S3中的反应时间为3-5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