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5805.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峰 |
主分类号: | G01P5/24 | 分类号: | G01P5/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雁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杆 副杆 外套管 导槽 底端 第一端 折弯头 超声波流速 测量装置 主杆顶端 限位部 推导 超声波能量转换器 环境监测设备 超声波测量 倾角传感器 简易结构 倾斜布置 相对布置 携带方便 固定槽 连接栓 套接 折弯 让位 锁定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属于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相互套接的的主杆和副杆,副杆第一端套接到主杆第二端内,副杆和主杆通过连接栓连接,主杆和副杆外部套装外套管,副杆上至少相对布置一套超声波能量转换器,主杆第一端设有倾角传感器;副杆第一端设有折弯头,折弯头包括设于上部的连接部,还包括设于下部的限位部,连接部一侧设有旋转推导部,旋转推导部下方与限位部连接处,设有倾斜布置的让位固定槽;对应折弯头,外套管顶端开设外套管顶端导槽及折弯锁定槽,外套管底端开设外套管底端导槽,主杆顶端开设主杆顶端导槽,主杆底端开设主杆底端导槽。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实现了简易结构,利用超声波测量流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属于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求排污单位废气污染源应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对废气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目前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最常用的在线流速测量装置为皮托管流量计,进行人工检测使用便携式流速测量装置也是使用皮托管原理来进行流速测量。当安装的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所测量排筒内废气的流速小于5米/秒时,自动检测装置的流速仪出现测量数据不稳定的情况,同时人工检测使用便携式流速仪进行人工检测时也出现流速不稳定检测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流速的情况。根据2017年生态环境部环办环监【2017】61号文件要求排筒烟气流速小于5米/秒时,安装的流速测量装置应当选用线测量或面测量设备。目前应用于废气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的流速线测量的设备有超声波(时差法)原理的,废气污染源超声波烟气流量在线自动测量装置由于受测量时必须两个超声波能量转换装置要在烟气流速的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工作,设备需成一定角度对穿成一直线固定在排筒的两侧。目前现有的超声波流速仪仅制造出用于固定安装的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目前超声波采样装置、超声波采样烟枪无法实现在烟道内成一定角度折弯,致使两个超声波换能装置无法产生与烟气流向平行方向上存在垂直距离,便携式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一直没有产品设计出来。
我国现今用于烟气检测的人工便携式流速检测设备大都仅仅停留在使用皮托管测量原理上踏步不前。废气污染源就算是按要求安装了符合的线测量要求的流速测量设备,也无法使用人工监测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比对检测,来验证在线设备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实现了简易结构,利用超声波测量流速。
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的主杆和副杆,副杆第一端套接到主杆第二端内,副杆和主杆通过连接栓连接,主杆和副杆外部套装外套管,副杆上至少相对布置一套超声波能量转换器,主杆第一端设有倾角传感器;
副杆第一端设有折弯头,折弯头包括设于上部的连接部,还包括设于下部的限位部,连接部一侧设有旋转推导部,旋转推导部下方与限位部连接处,设有倾斜布置的让位固定槽;
对应折弯头,外套管顶端开设外套管顶端导槽及折弯锁定槽,外套管底端开设外套管底端导槽,主杆顶端开设主杆顶端导槽,主杆底端开设主杆底端导槽。
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不工作时,外套管套装在副杆和主杆外部,外套管第一端位于主杆中部,外套管第二端位于副杆中部,副杆和主杆在同一条直线上,折弯头底部的让位固定槽与外套管底端导槽卡合,对折弯头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波流速测量装置工作时,推动外套管从副杆向主杆方向移动,外套管底端导槽推动折弯头绕连接栓向上转动,旋转推导部从主杆顶端导槽和外套管顶端导槽中穿出,副杆绕连接栓向下转动,角度限位器卡住副杆,倾角传感器开始工作,用于补偿副杆向下倾斜角度,超声波能量转换器互相发送信号,并根据倾角传感器测得的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倾斜角度对副杆折弯角度进行补偿,测知副杆的实际折弯角度,计算烟气流速。
所述的旋转推导部设为圆弧过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峰,未经李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烟气流速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模双参数融合的微流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