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5878.2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波;王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结构 房屋 顶升纠倾 侧向 限位 方法 | ||
1.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
2)顶升托换梁施工:按一定间距,对既有承重墙体凿洞,安装钢支墩,托住上部重量;钢支墩安装完成后,随后凿除余下部分墙体;按图纸要求分段设置钢筋、模板,浇捣砼;分段钢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底梁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与砖墙之间紧密结合,其施工缝必须垂直,接头部位应凿毛、清洗,确保施工缝的质量;
3)顶升托换梁下墙体挖顶升孔:顶升孔高500mm,宽400mm,顶升孔开挖采用非冲击的切割方法;
4)顶升孔底加固:孔底垫筑层厚度为180mm的钢筋网片砼垫层,以更好地扩散局部压应力;
5)砖墙及构造柱分离:墙体及构造柱分离后,在构造柱上安装限位装置,以避免在顶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的水平位移;限位装置包括对应上下位置处的钢牛腿(1),连接两钢牛腿的螺杆(2),所述螺杆(2)的下端穿过下方的钢牛腿(1),螺杆(2)的上端穿过上方钢牛腿(1)的位置处设置有锁紧螺母(3);钢牛腿包括底板(4)、对称设置在底板(4)两侧的侧板(5)、连接侧板(5)与底板(4)的后侧板,所述螺杆(2)分别穿过上下两个钢牛腿(1);
6)顶升纠偏;利用千斤顶进行顶升,顶升纠偏完成后,拆除千斤顶,恢复墙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施工准备是指:充分做好设计方案技术交底,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方案;施工进场前,对周围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并记录必要的情况及数据,根据设计方案图纸要求,现场设置监测点,对全过程实施监控,做好初始数据记录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段设置钢筋是指每隔为2-3m设置一段钢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顶升纠偏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称重
(1)保压试验
a、油缸、油管、泵站操纵台、监测仪等安装完毕检查无误;
b、按千斤顶最大顶力的30%~90%加压,进行油缸的保压试验24小时;
c、检查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油路情况;
(2)称重
a、为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进行,在顶升前应测定每个顶升点处的实际荷载;
b、称重时依据计算顶升荷载,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在1~10mm的顶升高度内,通过反复调整各组的油压,可以设定一组顶升油压值,使每个顶点的顶升压力与其上部荷载基本平衡;
c、为观察顶升处是否脱离,需用百分表测定其行程;
d、将每点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计算其差异量,如差异较大,将作相应调整;
步骤二:试顶升
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顶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对称重结果的校核,在正式顶升之前,应进行试顶升,试顶升高度5mm;
试顶升结束后,提供房屋整体姿态、结构位移等情况,为正式顶升提供依据;
步骤三:正式顶升
试顶升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按比例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130mm,每级顶升行程控制在0~20mm,最大顶升速度5mm/min,各分级顶升间隔时间初步定为1~2小时,具体可根据现场顶升纠偏状况作相应调整;
正式顶升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操作: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
②观察: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测量情况;
③测量: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④校核:数据报送至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
⑤分析: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⑥决策:认可当前工作状态,并决策下一步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恢复墙体包括:
施工顺序要求:墙柱断口恢复要求分批分次施工,预先施工房屋四周墙柱,然后施工横向墙体,最后施工纵向墙体;当局部个别液压千斤顶阻碍断口恢复施工时,可采用手动千斤顶在相邻位置处替换液压千斤顶以支撑上部结构,然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构造柱钢筋连接:构造柱加高部分采用与原柱同规格等数量的竖向主筋和箍筋;竖向主筋与墙柱两端露出部分的主筋连接采用双绑条单面焊连接,搭接长度≮7.5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8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