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5982.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平;熊友根;沈建峰;刘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启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56 | 分类号: | D06M11/56;D06M11/76;D06P1/00;D06P1/48;D06P1/50;D06P5/2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江南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温度 响应 变色 功能 面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包括,织造:面料选择铜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作为纱线原材料,所述铜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做为中梳纱线进行织造;定型;面料表面预处理:将面料表面处理剂通过物理作用浸轧于织物内;烘干;转移印花工艺:将图案通过电脑设计、电脑分色、电雕制版、轮式凹版印刷出热转移纸、热转移加工至面料上,采用水溶性海藻酸钠、醇溶性乙基纤维素或油性树脂作为载体,将温度响应变色功能材料转移到所述面料上固着,同时添加表面亲和剂;最后成品定型。本发明面料具有耐洗和持久温敏变色效果,经20洗涤后,温敏材料色牢度大于4.5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已经从最开始的追求保暖向注重舒适、美观、健康等方向发展,功能纺织品也应运而生。在生活中,人体不断地产生汗渍、油脂、皮屑等等,因而皮肤就为微生物提供了最佳滋生场所;在衣服和皮肤之间,也具有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潮湿和温暖。细菌在人们毫不理会的情况下,成千上万地繁殖,每20分钟就可以增加一倍,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了不良气味,甚至感染皮肤,产生瘙痒、脓肿。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不常洗澡的人身上有一股异常气味,这往往就是细菌代谢的气味。因此抗菌纺织品作为一个可以阻止和切断疾病传染源的产品,将在人们疾病防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的抗菌面料均为通过添加抗菌整理剂的方式达到抗菌效果,但此类整理剂因没有与纤维牢固结合,故不具有良好的耐洗性,经过多次的洗涤,织物便不再具有抗菌效果,耐久性差。同时因自然界中细菌,真菌,霉菌都具有不同的细胞结构,常规的单一抗菌整理剂很难具有广谱的抗菌除臭效果,抗菌除臭效果不理想。因此开发一种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功能面料即可保证健康的环境,又可以提供一种美观的视觉享受。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作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织造:面料选择铜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作为纱线原材料,所述铜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做为中梳纱线进行织造;
定型:包括初步定型和预定型;
面料表面预处理:将面料表面处理剂通过物理作用浸轧于织物内,所述面料表面处理剂包括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所述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例为(1:4)~(4:1);
烘干:将经过表面预处理的面料烘干;
转移印花工艺:将图案通过电脑设计、电脑分色、电雕制版、轮式凹版印刷出热转移纸、热转移加工至面料上,采用水溶性海藻酸钠、醇溶性乙基纤维素或油性树脂作为载体,将温度响应变色功能材料转移到所述面料上固着,同时添加表面亲和剂;最后成品定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织造,其中,所述铜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其纱线细度为75D,孔数为72F;所述铜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在面料中含量为10~50%。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和温度响应变色双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料表面处理剂,其浓度为1~1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启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启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裁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抗紫外棉织物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