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6067.4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锋;王小聪;韩新蕊;梁婧;张鑫雨;张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0 | 分类号: | G01N21/80;C09B61/00;C09B6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碱指示剂 果实色素 颜色变化 制备 绿色环保 酸度条件 制备工艺 分辨 果实 观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度条件显示不同颜色;pH值为1‑4显示红色,pH值为5‑6显示黄色,pH值为7‑8显示绿色,pH值为9‑12显示黄绿色,pH值为13‑14显示黄棕色。充分利用金银木果实,制备方法绿色环保,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获取,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易于分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不够丰富且颜色变化相差较小,不利于判断和观察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酸碱指示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学试剂,用于测试溶液酸碱度,在酸碱滴定过程中,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目前市场上所用到的酸碱指示剂,如“广泛pH试纸”等,通常为有机合成产品,其对环境存在一定性的污染及副作用。并且一般合成指示剂只有两种颜色,颜色变化不够丰富且颜色变化相差较小,不够灵敏,不利于判断和观察。
金银木又名金银忍冬、王八骨头、狗脊骨,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冬天会结出圆形暗红色果实,直径为5-6毫米,称为金银木果实。金银木是一种落叶灌木类植物,一般高达6-8米,根茎直径可达10厘米;凡幼枝、叶两面脉上、叶柄、苞片、小苞片及苞片表面都覆以短柔毛和微腺毛。金银木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会快速生长,每天需要阳光直射的时间一般不可低于4小时,轻微耐旱,但仍是在稍微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最好。金银木喜好温暖适中的环境,并极度耐严寒,在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天过冬。金银木具有十分茁壮的躯干,能够在不同的光照、水分、温度、土质等条件下生存。在我国的东北部、北部、东部和西北部的庭院都可以种植,以供观赏。金银木的果实,一般都作为种子来繁殖后代,并不作为水果食用。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野生果实多达50余种,其中如酸枣,山楂,柿子,沙棘果,板栗,榛果,山葡萄等都是可以食用的,但包括金银木果实在内的如枸杞、白玉兰等果实口感苦涩,人类不可食用,并容易伴随产生头晕、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由于鸟类身体中含有某种分解酶,鸟类食用,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除此之外,金银木果实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开发一种在不同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具有不同的颜色,颜色鲜明持久且易辨别的绿色环保酸碱指示剂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充分利用金银木果实,制备方法绿色环保,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获取,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易于分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不够丰富且颜色变化相差较小,不利于判断和观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
该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度条件显示不同颜色; pH值为1-4显示红色,pH值为5-6显示黄色,pH值为7-8显示绿色,pH值为9-12显示黄绿色,pH值为13-14显示黄棕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方法。
该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金银木果实色素提取液;
S2:制备酸碱指示剂:将所述金银木果实色素提取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得到金银木果实色素酸碱指示剂。
进一步的,所述金银木果实色素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S1-1:将金银木果实洗净沥干后,研磨成金银木果实匀浆;
S1-2:在所述金银木果实匀浆中加入浸渍溶液,在常温常压密闭条件下,浸泡2-3小时,制得金银木果实色素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