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废水零排放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6128.7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健康;朱跃军;陈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江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废水 水中 去除 金属离子去除 零排放工艺 生物膜反应器 反渗透装置 减少污染物 出水水质 工艺利用 气浮技术 深度处理 水质要求 悬浮物质 废水处理 有机物 隔油池 含盐量 回用水 结合膜 可溶盐 膜处理 出水 气浮 回收率 废水 排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工艺。该工艺利用物理气浮处理将水中大部分金属离子去除,再通过MBR(生物膜反应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出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去除水中可溶盐。本发明通过隔油池去除水中含有的油脂,然后利用气浮技术将水中悬浮物质和大部分金属离子去除,再结合膜技术对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了电镀废水的回收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使用深度膜处理技术使废水中的含盐量降低,从而使出水水质大幅度提高,达到回用水水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工艺。该工艺利用物理气浮处理将水中大部分金属离子去除,再通过MBR(生物膜反应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出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去除水中可溶盐,使产水达到回用水标准,供工厂生产循环使用。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行业。但是电镀行业也是污水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对电镀行业的废水进行彻底治理。我国目前电镀行业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回收重金属、化学法(处理混合废水)、铁氧体法、生物法等,其中化学法是主要处理技术。然而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不仅成本过高,而且重金属未经回收便排放到水体中,极易对生物造成危害,导致破坏环境。因此发明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工艺非常有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工艺,它在气浮池后增加MBR(生物膜反应器)+反渗透工艺,提高了出水水质,增加了电镀废水回用率,减少了排水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
(1)、原水经过隔油池,从池首端流入,末端流出,油珠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到水面收集到集油管;
(2)、经隔油池隔油后的水自流进入调节池,加碱将pH调至中性后,经泵提升至气浮池;
(3)、在气浮池中加入PAC、PAM,废水以气泡为载体,从而使絮凝体黏附在载体气泡上,并随之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浮渣,从水中分离出去;
(4)、气浮池出水经pH回调池将pH值调至中性后,流入MBR膜池,在MBR膜池中的生物膜反应器,在活性污泥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
(5)、在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中去除的大颗粒物、胶体、悬浮物;
(6)、在反渗透膜装置中,经过反渗透处理,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离子;
(7)、再加入杀菌剂、还原剂和阻垢剂。
本发明由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实现,所述的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依次由隔油池、调节池、气浮池、pH回调池、MBR膜池、反渗透装置组合而成。所述的调节池中装有溢流板,废水经过溢流板流入到气浮池中的气浮接触池中。所述的气浮池通过上溢流板和下溢流板分隔成气浮接触室、分离室和清水室,气浮接触室的底部装有气体释放头,分离室中间上部装有刮渣机,分离室右侧上部设有排渣槽,清水室上部通过管道与pH回调池进口连接。所述的pH回调池下部通过溢流孔与MBR膜池连通,MBR膜池的出口通过水泵和管道与保安过滤器进口连接,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进口连接。所述的清水室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溶气水泵连接,溶气水泵的出口与压力溶气罐的进口连接,压力溶气罐的进口链接有空压机,压力溶气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浮接触室中的气体释放头连接。
本发明工艺流程:
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池→pH回调池→MBR膜池→反渗透装置→产水。
电镀废水零排放的工作原理为:
1、隔油池
原水经过隔油池,从池首端流入,末端流出,油珠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到水面收集到集油管。
2、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江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江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