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加载电子行驶证和电子驾驶证的OBU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6768.8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纳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B1/3822;G07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驾驶证 行驶证 加载 车主 电源管理单元 射频天线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高速公路 安全芯片 车辆行驶 存储单元 通讯单元 通讯技术 违法行为 便利性 银行卡 驾驶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加载电子行驶证和电子驾驶证的OBU装置,包括IC卡读取单元、安全芯片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通讯单元、射频天线单元。本发明利用通讯技术将车主的电子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以及ETC卡或者银行卡相结合,可以方便车主驾驶的便利性,同时也减少了高速公路上的违法行为,极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可加载电子行驶证和电子驾驶证的OBU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车证,车辆识别电子标签。电子车证是交警电子标签身份认证体系的一部分,通过配套的道路侧设置的读卡器或交警手持读卡终端,可实现车辆真实身份的识别以及车辆轨迹的动态化管理,并配合传统的电子监控、车牌识别等系统进行管控,提升对车辆的管控能力。
ETC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RSU(RoadSideUints,路侧单元)和OBU(即OnboardUnit的缩写),其中,RSU安装在ETC通道上,OBU安装在机动车内。OBU安装在机动车内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后装OBU,指的是用户在购车后单独购买并自由安装;另一种是前装OBU,指的是OBU在新车出厂就配有或是通过4S店选配。
OBU一般采用DSRC(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技术,建立与RSU之间微波通讯链路,在车辆行进途中,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实现车辆身份识别,电子扣费,实现不停车、免取卡,建立无人值守车辆通道。在车场管理中,采用DSRC技术实现不停车快速车道,自动扣取停车费。
由于ETC通过高速收费路口、停车缴费时给用户带来的便利性,加上很多商业银行的参与,促成了OBU大量普及。以北京为例,安装有ETC卡的用户在2017年突破了320万。
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被电子化进行存储,在汽车行业,驾驶证与行驶本以及车辆的基本信息,还远未被互联网化,开车必须得带着行驶本与驾驶证,给广大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随着中国市场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很多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处于异常驾驶状态,很多为了逃避公路限速的基本要求,对车辆进行套牌,或者车牌进行伪装,以及因后扣分体系给违反者提供了买分、卖分、借分等规避打击的行为,给公路的正常行驶带来了潜在的极大风险,为了打击这些违法行为,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打击犯罪成本高昂。若能把电子驾照、ETC卡以及行驶本等与OBU相结合,集成到OBU装置中,不仅极大便利了车主对上述信息的管理,也方便了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是智慧交通的一个重要终端平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加载电子行驶证和电子驾驶证的OBU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加载电子行驶证和电子驾驶证的OBU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IC卡读取单元、安全芯片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通讯单元、射频天线单元;
IC卡读取单元用于读取IC卡内的信息,并与安全芯片存储单元连接;
安全芯片存储单元,对存储在安全芯片里的数据进行高可靠性的加密处理,并通过芯片数据读写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对安全芯片存储单元的数据进行特殊权限的读写操作,安全芯片存储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相连;
数据处理单元,对读取的IC卡内的信息按照DSRC通信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上传至与RSU,RSU通过约定的方式对通信包进行解析,进行人证比对,将比对结果通过RSU反馈。显示是否为本人电子驾驶证。或根据获得驾驶证信息进行判断,用户是否符合上高速的条件,若不符合,提通过OBU进行提示驾驶员驾龄未到符合高速行驶的要求,提示高速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纳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纳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