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病原物侵染植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6835.6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2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韩铨;张正方;胡柳;毛熊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38 | 分类号: | A01N43/38;A01P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苏红梅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病 原物 侵染 植物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业或林业化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含式I所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业或林业化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或治疗植物的由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的用途。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预防或控制或治疗病原物侵染植物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预防或控制或治疗植物的由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防或控制或治疗病原物侵染植物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预防或控制或治疗植物的由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韧皮部寄生菌,是一类在植物韧皮部寄生的有害细菌,由于该类病菌主要寄生在植物的韧皮部,因此一旦在韧皮部定植繁殖,就会造成韧皮部组织坏死和筛管堵塞,影响植物体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吸收,进而造成植物的病化及死亡。该类病菌易被木虱、蝉等飞虫携带传染,也可以通过嫁接传染。
目前在全球发现大多毁灭性的植物病害都与韧皮部寄生菌有关,如黄龙病,斑马片病、葡萄黄金病,梨衰退病等。
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韧皮部衰退病,是由一种在植物韧皮部内寄生的韧皮部杆菌属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属等多种芸香科植物。中国 台湾省的立枯病亦为黄龙病。韧皮部杆菌为一种类细菌(Bacterium-Like-Organisms),菌体具双层膜,病原体的壁膜构造具有革兰氏阴性细菌壁膜的特性,所以也可称其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韧皮部杆菌可分为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非洲种(CandidatusLiberibacter africanus)和美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mericus)。目前,对于黄龙病,国内外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19个柑橘生产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1个受到该病危害,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斑马片病主要由难培养细菌--茄科植物韧皮部寄生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solanacearum侵染植物所引起,该病菌经嫁接或木虱传播,不仅可侵染马铃薯、番茄、茄子、绿番茄、树番茄等茄科植物,同时还可侵染胡萝卜、芹菜等伞形科植物,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该病菌在分类地位上与黄龙病病菌相近,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葡萄黄金病由病原葡萄黄金化植原体(Grapevine flavescence doreephytoplasma)引起,其菌体形状不规则,存在病株的韧皮部,主要在寄主植物和介体叶蝉体内增殖,至今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主要表现为新梢没有产量,通常谢花后花称立即枯死,有时果粒皱缩,味极苦。经常旧病复发,植株完全萎蔫,发病树减产20%~30%,严重时整个葡萄庄园被毁,危害葡萄产业种植区。
梨衰退病主要由梨衰退病植原体(Candidatus Phytoplasma pyri, Peardecline phytoplasma)引起。梨衰退病植原体主要呈丝状,通常具有3层膜的分枝体,但缺少坚硬的细胞壁。病原植原体在体外至今还未培养成功。在生长季节,梨衰退植原体在韧皮部的筛管中增殖很快,一些梨树可能在几个月之内死亡。该病是梨树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发病初期可造成损失达27%,此后7~8年果实产量可降低25%,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由于韧皮部寄生菌造成的植物病害,如黄龙病、斑马片病、葡萄黄金病、梨衰退病等,传染性强,目前针对该类病菌仍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寻找能够高效抑制并杀灭韧皮部寄生菌的化合物仍是本领域人员重点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