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成型模具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7402.2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碳为观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28B23/00;B28B7/00;B29C67/00;B29C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郭静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球体 结构支撑层 成型模具 阻隔层 球形外壳 热交换 成型工艺 固化反应 灌注流体 减少材料 密封连接 内部中空 气压成型 社会推广 设备要求 充气口 导流管 负压口 球体 流体 外部 充气 负压 模具 缠绕 制作 应用 制造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成型模具,涉及气压成型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内球体,内球体的外部包裹有结构支撑层,结构支撑层的外部包裹有阻隔层,结构支撑层的外侧缠绕有导流管,阻隔层的两端均与内球体密封连接,内球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口,阻隔层与内球体的连接处开设有负压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气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充气、B:布置模具、C:负压、D:制作流体、E:灌注流体、F:固化反应、G:球体。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推广应用,该空气成型模具,能够生产制造出内部中空的球形外壳,球形外壳表面积最小,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减少热交换,同时可以增强建筑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压成型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成型工艺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依赖于火电等不清洁能源的技术逐渐被绿色生产技术所替代,在建筑行业也提出了零碳建筑的概念,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能够依靠太阳能或风能运作。这种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现有的零碳建筑主要通过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利用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建筑的形状还是拘泥于有棱有角的状态,球体形状的建筑相较于传统结构的建筑,在外观上更胜一筹,且球形表面积最小,材料损耗小,如何将整体建筑设计成球体并进行制造,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空气成型工艺及其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形状拘泥于有棱有角的状态和材料损耗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气成型模具,包括内球体,所述内球体的外部包裹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和内球体之间设置有导流管,所述阻隔层的两端均与内球体密封连接,所述内球体的两端位于阻隔层外,所述内球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口,所述阻隔层与内球体的连接处开设有负压口。
可选的,所述内球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呈封闭结构的球体,所述内球体的面积为180-200m2。
可选的,所述内球体与阻隔层之间还可增设结构支撑层,所述结构支撑层(2)由纤维布和/或网格布和/或金属网构成,所述结构支撑层的外侧缠绕有导流管。
可选的,所述阻隔层(3)为膜结构。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在结构支撑层外侧缠绕有十五圈,每圈开设有六个注射口,所述导流管固定在结构支撑层的外侧,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贯穿阻隔层并位于阻隔层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负压口有八个,其中有六个为固定的,其余两个为可变动的;
所述充气口有六个,六个所述充气口平均分布在内球体的两端。
一种空气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充气:用空气泵连接内球体两端的充气口,打开空气泵进行充气,空气泵将内球体充气至合适正压, 使内球体形成稳定的球形结构;
B:布置模具:将结构支撑层包裹在内球体上,然后将导流管缠绕并固定在结构支撑层的外侧,再将阻隔层对结构支撑层整体进行包裹,然后将导流管的一端伸出阻隔层,并将阻隔层与内球体密封连接;
C:负压:用真空泵连接阻隔层两端的负压口,打开真空泵开始抽气,使内球体和阻隔层之间形成负压;
D:灌注流体:将流体与导流管连通,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流体导入到导流管内部后从注射口喷出,流体进入内球体和阻隔层之间,然后覆盖阻隔层的内表面和内球体的外表面,并浸润结构支撑层,完成流体真空灌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碳为观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盐碳为观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7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