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的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8072.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斌;陈亚利;言海燕;曹文娟;徐德良;田滨;王喜;黄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胡凌云 |
地址: | 410218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器 阀门 第一管道 隧道施工 反应池 第二管道 依次连通 废水处理 加药箱 连通 底部连通 废水治理 铁路沿线 沉淀池 出料口 投加池 废水 地质 水质 进口 | ||
1.用于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药箱(1)、依次连通的第一泵(13)、第一阀门(21)、第一管道混合器(26)、第一反应池(6)、第二反应池(7)和沉淀池(8),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6)的出料口与第一反应池(6)的底部连通;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阀门(22)、介质投加池(5)、第二泵(18)和第二管道混合器(25),所述第一泵(13)与第一阀门(21)之间的管路与第二阀门(22)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加药箱(1)分别与第一管道混合器(26)、第二管道混合器(2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22)与介质投加池(5)的顶部连通;第二泵(18)与介质投加池(5)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箱(1)上连通有第三泵(14),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6)、第二管道混合器(25)并联于第三泵(14)的出口,第三泵(14)与第一管道混合器(26)之间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三阀门(23),第三泵(14)与第二管道混合器(25)之间的并联支路上设有第四阀门(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反应池连通的第二加药箱(2)、与第二反应池连通的第三加药箱(3)和与第一反应池连通的第四加药箱(4);所述第二加药箱与第一反应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泵(15),所述第三加药箱与第二反应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泵(16),所述第四加药箱与第一反应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六泵(1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池(7)内设有顶部开口且设置于第二反应池底面上方的导流筒(40),所述第一反应池(6)内设有溢流道(37),溢流道的顶端与第一反应池连通,溢流道的底端与导流筒的底部连通;第二反应池(7)的底部与沉淀池(8)的顶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6)内设有布水器(39),该布水器(39)位于第一反应池的内底面与溢流道(37)的顶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的底部连通有第七泵(19),所述第七泵(19)的出料口与溢流道(37)连通;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八泵(20)、第一介质分离装置(10)、第二介质分离装置(11)和介质清洗装置(12),所述沉淀池(8)的底部与第八泵的进料口连通,介质清洗装置(12)的介质出口与第一反应池顶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6)、第二反应池(7)和沉淀池(8)由一中空的箱体分隔而成,所述第二反应池(7)和沉淀池(8)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折流板(38)和第二折流板(41),第一折流板(38)位于导流筒与第二折流板之间,所述第一折流板(38)固定于箱体内顶面,所述第二折流板(41)固定于箱体内底面,形成连通第二反应池和沉淀池的折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4、6-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的顶部设有溢流堰(36),溢流堰下方设有斜板(35),所述斜板下方设有刮泥机(34)。
10.用于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S1、开启第一泵(13)、第一阀门(21),使得待处理隧道施工废水直接进入第一反应池(6);同时,通过第一管道混合器(26)向待处理隧道施工废水中混入混凝剂;
或者,开启第一泵(13)、第二阀门(21),使得待处理隧道施工废水进入介质投加池(5)并与介质投加池(5)内的目标介质混合均匀;再开启第二泵(18),使得介质投加池内的介质、废水混合物进入第一反应池(6),同时,通过第二管道混合器(26)向所述混合物中混入混凝剂;
S2、向第一反应池(6)中加入氧化剂、氨氮去除剂的至少一种,搅拌5-10min后,将隧道施工废水输入第二反应池(7);
或者,直接对第一反应池(6)中的隧道施工废水进行搅拌0.5-1min后,将隧道施工废水输入第二反应池(7);
S3、向第二反应池(7)中的隧道施工废水中混入絮凝剂,反应,形成絮凝体,获得絮凝体、废水混合物;
S4、将S3获得的絮凝体、废水混合物输入沉淀池(8),沉淀分层,在上层获得清水,在下层获得剩余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80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料加工用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盐碱地及咸水灌溉输水管间磁化离化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