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填料式好氧生物反应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8594.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飞;张磊;王允妹;赵勇娇;单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3/1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折流板 进水 分段隔板 好氧生物反应池 一端连接 进水管 填料式 筛板 下端 分段 好氧生化系统 生物反应池 池体侧壁 池体内壁 底部密闭 活性污泥 出水管 上端 侧壁 内壁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反应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填料式好氧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池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池体内壁上顺次设置有第一进水折流板、分段隔板和第二进水折流板,所述第一进水折流板与进水管相靠近,且第一进水折流板的下端与池体的底部存在空隙,并且第一进水折流板与池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分段隔板的下端与池体的底部密闭连接,分段隔板上端的高度小于池体侧壁的高度,分段隔板与池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筛板,本装置能够实现独立的两个好氧生化系统,增强了活性污泥种类并减少了造价,同时保障了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反应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填料式好氧生物反应池。
背景技术
现有好氧生化工艺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或MBBR法。MBBR为生物膜法,MBBR(载体流动床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技术实质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MBBR法用的是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用的是固定填料。MBBR需要保持填料的流动状态,空气能耗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要高一点。单一的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种类比MBBR少,单一的MBBR工艺填料费用前期投入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分段填料式好氧生物反应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段填料式好氧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池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池体内壁上顺次设置有第一进水折流板、分段隔板和第二进水折流板,所述第一进水折流板与进水管相靠近,且第一进水折流板的下端与池体的底部存在空隙,并且第一进水折流板与池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分段隔板的下端与池体的底部密闭连接,分段隔板上端的高度小于池体侧壁的高度,分段隔板与池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一进水折流板、分段隔板与池体内壁形成的区域内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第二进水折流板的下端与池体的底部存在空隙,且第二进水折流板与池体内壁形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固定填料,所述池体的底端还设置有第一曝气系统和第二曝气系统,所述第一曝气系统位于悬浮填料的下方,所述第二曝气系统位于固定填料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系统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曝气风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曝气系统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曝气风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系统和所述第二曝气系统结构相同,第一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曝气器,所述曝气器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曝气管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上端还设置有吹扫风机,所述吹扫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曝气吹扫管道,所述曝气吹扫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一进水折流板和第二筛板之间,且曝气吹扫管道的出口端与第二筛板相靠近。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位于第二进水折流板和出水管之间,且溢水槽最上端的高度高于出水管最上端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将好氧生化工艺分为两部分,前段为MBBR工艺,投加MBBR填料,后段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内设悬挂固定式填料,工艺之间设置分段隔板,分段隔板上设置有筛网,最终增强了活性污泥的种类并减少了能耗,同时保障了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8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湖水循环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