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除尘器的除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8736.1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兵;胥奎;李定富;赵中太;刘奎;巫亮;梁爱春;鲁轲;杨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E21F5/2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出管 缸体 含尘废水 除杂装置 除尘器 粉尘 进口 流体 排出 堵塞 容纳 煤矿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粉尘或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除尘器的除杂装置,包括扫尘设备和用于容纳含尘废水的缸体,缸体设置有排出管,排出管的进口低于排出管的出口,排出管的进口设置在缸体的底部,扫尘设备用于在缸体底部推动流体以流向排出管的进口,从而可以持续不间断的排出含尘废水,避免粉尘过多从而堵塞排出管,能够进一步使得持续处理含尘废水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或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除尘器的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井巷掘进面尘害严重,煤矿综合掘进机广泛使用在煤矿掘进巷道,产生大量粉尘和噪音,恶化了工作环境,传统的湿式防治措施缺点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含尘废水的处理较为麻烦,目前均是在巷道内设置一个较大的缸体以容纳吸附了粉尘的水,即含尘废水,待积蓄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清理,需要停机处理,较为麻烦;并且,目前盛装含尘废水的缸体提交较大,在煤矿巷道容积有限的情况下,占地率较大,不方便开采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煤矿巷道中的含尘废水处理较为麻烦和缸体占地率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除尘器的除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除尘器的除杂装置,包括扫尘设备和用于容纳含尘废水的缸体,所述缸体设置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进口低于所述排出管的出口,所述排出管的进口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扫尘设备用于在所述缸体底部推动流体以流向所述排出管的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扫尘设备推动流体流动方向指向所述排出管的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扫尘设备包括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向所述缸体底部供气,所述供气设备在所述缸体内的供气流向指向所述排出管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扫尘设备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对准所述排出管的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排出管倾斜设置,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9°±5°,既方便缸体内杂质在扫尘设备作用下易于排出,又避免排出管尺寸太大占用过多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排出管的出口与所述排出管的进口中心高度差150mm~220mm,在形成一定的液封的同时方便缸体内的杂质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缸体为管状,直径90mm~130mm。
作为优选,所述除杂装置还包括除尘室、设置所述除尘室内的过滤网和喷嘴,所述除尘室底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除尘室底部与所述缸体相通,所述滤网以前高下后的方式倾斜设置,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滤网喷洒液体以在所述滤网上形成水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排出管能够与缸体一起形成水封结构,避免含尘气流通过排出管溢出,由排出管排出的含尘废水直接排向煤矿巷道一侧的水沟中,含尘废水随着水沟流走,从而能够持续的处理含尘废水,且能够使得缸体可以设计的更小,因为可以持续不间断的排出含尘废水;此外,扫尘设备在缸体底部推动流体流动从而使得沉积在缸体底部的粉尘等杂质脱离缸体底部并随着流体一起从排出管排出,避免粉尘过多从而堵塞排出管,能够进一步使得持续处理含尘废水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10-进风口,120-除尘室,121-滤网,122-喷嘴,130-缸体,140-排出管,141-进口,142-出口,150-扫尘设备,160-出风口,900-含尘废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8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泥浆环流的隧道降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向风压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