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8778.5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杭之昊;刘建超;陆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丽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 鱼类 作用 研究 装置 | ||
1.一种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沿水流方向设有原料区、混合区(1)、扩散区(4)、稳流区(5)、暴露区(6)和集水区(7),其中,所述的原料区用于储备实验用水及污染物,所述混合区用于接收并混匀所述原料区的水及污染物,混合区的污染物溶液进入扩散区扩散混匀再进入稳流区稳流后进入暴露区,集水区用于收集暴露区流出的水,其中所述的暴露区包括:
竖直设于箱体内的前滤水板(24),该前滤水板将暴露区与稳流区分隔;
竖直设于箱体内的流速控制板(22),该流速控制板将暴露区与集水区分隔;
竖直设于箱体内的隔板(35),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前滤水板和流速控制板连接,所述隔板将暴露区分隔成多个并排的子暴露区;
所述流速控制板由多个独立控制且与相应子暴露区相对应的子流速控制板组成,每个子流速控制板包括固定板以及能与固定板相对运动的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透水孔;
与移动板连接的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移动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37),该控制单元与所述的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暴露区内设有流速测定仪(26),流速测定仪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暴露区的底部设有底滤水板(25);每个子暴露区在底滤水板与箱体底部之间设有浊度检测仪(27)和清扫器(28),浊度检测仪和清扫器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内设有曝气筒(19),曝气筒内设有增氧管(20);所述的原料区由夹板分隔成实验用水储存区(2)和污染物储存区(3),所述实验用水储存区和污染物储存区分别通过管路与曝气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水储存区设有横置的活性炭板(9),实验用水储存区在活性炭板的下方设有进水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区的顶部具有沿水流方向倾斜设置的溢流板(12),所述扩散区处于溢流板上方,稳流区处于扩散区与暴露区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区由前挡板(10)、后挡板(11)、箱体内壁和溢流板围绕形成,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两侧均与箱体侧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区内设有浊度检测仪和清扫器,浊度检测仪和清扫器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对鱼类毒理作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区连接出水管(29),出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循环水管(32)和排水管(33)连接,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端与混合区连通,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端连接尾水处理器(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87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打捞水产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北方地区鲤科鱼类苗种生产的苗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