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8819.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梅发淳;邹改艳;孙颖;郭启硕;朱信柯;田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路通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216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砂 矿粉 沥青混凝土 玻璃纤维 碎石 改性沥青 制备 减水剂 增强剂 大颗粒杂质 抗变形能力 拌和效果 含量配比 颗粒形状 杂质除去 烘干 施工 加热 公路 清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包括改性沥青、矿粉、玻璃纤维、碎石、石英砂、减水剂和增强剂,上述组分重量的含量配比为,改性沥青50%‑65%、矿粉9%‑14%、玻璃纤维3%‑4%、碎石10%‑15%、石英砂8%‑13%、减水剂1%‑2%、增强剂2%‑3%;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需要使用到原料进行清洁,除去改性沥青、矿粉、玻璃纤维、碎石和石英砂中的大颗粒杂质,在选择矿粉、玻璃纤维、碎石和石英砂时,矿粉和石英砂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本发明,能够有效将原料中的杂质除去,通过对原料进行烘干加热,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效果,使得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将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被称作沥青混凝土路面。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陷:路面的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效果无法满足长时间使用,在使用时,容易使得路面发生变形,从而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备的过程中,由于原料多样,在进行混合搅拌时,沥青和原料粘连效果差,从而使得原料混合不均匀,造成沥青混凝土凝结度较差,因此,针对这种缺陷,设计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组分包括改性沥青、矿粉、玻璃纤维、碎石、石英砂、减水剂和增强剂,上述组分重量的含量配比为,改性沥青50%-65%、矿粉9%-14%、玻璃纤维3%-4%、碎石10%-15%、石英砂8%-13%、减水剂1%-2%、增强剂2%-3%。
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需要使用到原料进行清洁,除去改性沥青、矿粉、玻璃纤维、碎石和石英砂中的大颗粒杂质,在选择矿粉、玻璃纤维、碎石和石英砂时,应选择洁净、干燥、无风化以及有足够的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强度和耐磨耗性的原料,同时,矿粉和石英砂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碎石应选择坚硬、耐磨、冲击性好的碎石;将减水剂和增强剂单独存放备用;
步骤S2:将改性沥青进行现场加工改性,并将加工得到的改性沥青通过电热搅拌釜进行加热,将改性沥青倒入电热搅拌釜的内部,通过电热搅拌釜使得改性沥青加热到160-170℃,加热完成后,将热的改性沥青储放在保温罐的内部,且保温罐内部的改性沥青的温度为130℃-160℃;
步骤S3:将矿粉、玻璃纤维、碎石、石英砂通过给料机进行初配,将配好的原料经过矿料输送机送至干燥设备的内部进行烘干和加热,并将烘干和加热后的原料从滚筒排出,由热矿料提升机送入筛分装置进行二次筛分,并将筛分好的各种原料分别储存在热储料仓的隔仓内部;
步骤S4:然后按照改性沥青50%-65%、矿粉9%-14%、玻璃纤维3%-4%、碎石10%-15%、石英砂8%-13%、减水剂1%-2%、增强剂2%-3%的比例,先后进入热矿料称料斗内称重计量,储存在保温罐内的热沥青由沥青输送泵经带保温的沥青管道,抽送至沥青称量桶内称重计量;
步骤S5:各种材料按配合比分别计量后,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先后投入到搅拌器内进行强制搅拌,拌和时间为30-50s,搅拌完成后,从而制得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并将公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成品料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矿粉的颗粒尺寸为35-40毫米;玻璃纤维的长度为4-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路通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路通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8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