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吞咽训练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9280.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正;张杰;吴坤坤;苏玉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88 | 分类号: | A61B5/0488;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吞咽 训练器 训练仪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患者喉咙 检测 医生 治疗 表征运动 吞咽障碍 控制器 控制端 上位机 输出端 上传 位机 指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吞咽训练仪,包括:在患者吞咽检测时放置于患者喉咙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患者吞咽食物时检测患者喉肌的运动力度,生成表征运动力度的电信号;在患者吞咽训练时放置于患者喉咙的喉肌训练器;分别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喉肌训练器的控制端及上位机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吞咽训练指令后控制喉肌训练器对患者的喉肌进行训练;在对患者进行吞咽检测时,将电信号上传至上位机进行显示,供专业治疗医生查看。可见,专业治疗医生只需对比训练患者喉肌前后的电信号,便可了解到吞咽训练仪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从而降低了专业治疗医生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吞咽障碍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吞咽训练仪。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食物不能顺利由口腔到胃的临床症状。吞咽障碍不仅能够影响患者的正常食物摄入,造成患者全身营养不良;还可能引起患者发生呛咳、误吸的情况,从而引发患者发生肺感染等意外事故,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吞咽训练仪对患者的喉肌进行训练,以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但是,现有的吞咽训练仪通常只具有训练患者喉肌的功能,而吞咽训练仪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需要专业治疗医生进行观察判断(具体是专业治疗医生在患者训练喉肌之前,观察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其喉肌的状态,以根据自身医疗经验判定出患者训练喉肌之前的吞咽障碍程度;且在患者训练喉肌之后,观察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其喉肌的状态,以根据自身医疗经验判定出患者训练喉肌之后的吞咽障碍程度,从而对比患者训练喉肌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得到吞咽训练仪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可见,专业治疗医生需在患者训练喉肌前后实地观察患者喉肌的吞咽状态,且需根据自身医疗经验判定出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从而导致专业治疗医生的劳动强度较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吞咽训练仪,专业治疗医生只需对比训练患者喉肌前后的电信号,便可了解到吞咽训练仪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从而降低了专业治疗医生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吞咽训练仪,包括:
在患者吞咽检测时放置于所述患者喉咙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患者吞咽食物时检测所述患者喉肌的运动力度,生成表征所述运动力度的电信号;
在患者吞咽训练时放置于所述患者喉咙的喉肌训练器;
分别与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喉肌训练器的控制端及上位机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吞咽训练指令后控制所述喉肌训练器对所述患者的喉肌进行训练;在对所述患者进行吞咽检测时,将所述电信号上传至所述上位机进行显示,供专业治疗医生查看。
优选地,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第三电阻应变片及第四电阻应变片;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应变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应变片的第一端连接,其公共端与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应变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应变片的第一端连接,其公共端作为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应变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应变片的第一端连接,其公共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负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应变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应变片的第二端连接,其公共端作为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吞咽训练仪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其中: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判断进食系统以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眼电开关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