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实时导航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9435.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峰;施政恺;刘凯;童善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A61N7/00;G06T17/00;G16H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成春荣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换能器 实时 导航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实时导航方法和系统,该导航方法包括:建立超声穿过颅骨的声场计算模型,基于超声时间反演对称性计算超声换能器的摆放位置及角度;实时获取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在空间定位设备坐标系下的坐标,并转换为被试头部的三维模型坐标系下的坐标;对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位置及角度进行实时矫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颅超声刺激神经调控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实时导航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出现了多种神经调控技术,例如经颅磁刺激(TMS)、经颅超声刺激(TUS)、深部脑刺激(DB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方法。这些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对脑内特定部位施加特定模式的物理刺激来实现对脑功能的探测或对脑疾病的治疗。其中,经颅超声刺激(TUS)采用低频低强度的脉冲聚焦超声穿透皮肤、颅骨等头部组织,聚焦于颅内一个较小的区域,实现对该区域内(以及与该区域相关联的脑区)的神经活动的调控(增强或抑制)。聚焦超声可以穿透头皮和颅骨组织后依然保持较好的聚焦性,从而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且能够对深部的脑区进行精准刺激;另一方面,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性波,不会干扰电场和磁场,因此TUS与神经电信号及磁共振影像兼容,使用者能够在进行超声刺激的同时记录神经电活动或磁共振影像数据。在安全性方面,TUS使用低强度的脉冲超声进行功能性刺激。现有研究表明TUS不引发脑组织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是一种安全的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
使用者无法直接观察到低频聚焦超声经过头皮和颅骨后的聚焦位置以及预设的目标靶点位置,需要一个合适的导航系统对超声换能器的摆放进行引导以实现经颅超声的焦域和目标靶点的对位。颅骨的形状、厚度等在不同个体间有明显的差异,颅骨会对穿过它的超声波产生影响,引起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一定量的偏折,从而导致经颅超声的焦域发生偏移。
现有的神经调控的导航技术有多种,包括基于红外光学的导航技术和基于功能磁共振的导航技术。基于功能磁共振的导航技术对设备要求高,技术复杂,环境适应性差且成本高。基于红外光学的导航技术和系统广泛被用于经颅磁刺激的导航。但用于经颅磁刺激的这些红外光学导航系统没有考虑到颅骨等脑组织对声场的影响,也就难以避免颅骨所导致的经颅声场焦域的偏移(相较于没有颅骨情况下),难以对TUS实现高空间精度的导航。因此,为充分发挥TUS神经调控技术的高空间分辨率优势,专门针对TUS刺激的实时导航方法和系统有着重要价值和强烈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人体经颅超声刺激的实时导航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可用于规划经颅超声刺激路径,并实时引导超声换能器到预定的位置和角度,从而实现实时高空间精度的经颅超声刺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实时导航系统,包括:
声场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建立超声穿过颅骨的声场计算模型,基于超声时间反演对称性计算出超声换能器摆放的预定位置及角度;
图像数据重建模块,被配置为建立被试头部的三维模型;
空间定位设备,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位置和角度信息;
坐标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产生换能器在所述空间定位设备中的坐标转换为在所述图像数据重建模块中的坐标;
导航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超声换能器调整至预定位置及角度。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声场计算模块建立融合被试头部的CT影像数据或/和磁共振影像数据的超声穿过颅骨的声场计算模型,确定靶点及刺激域,基于超声传播的时间反演对称性原理计算出可能的刺激路径,计算出对应于该可能的刺激路径的所述超声换能器所摆放的空间位置和角度参数。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超声换能器发出声波的入射方向为所述靶点处的虚拟点声源发出的声波在所述刺激域处的出射方向的反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