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检查点激活免疫共刺激的复制型溶瘤腺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0993.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魏继武;张海林;张永辉;吴俊华;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惟亚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1;A61K39/00;A61P35/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检查点 激活 刺激 复制 型溶瘤腺 病毒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断免疫检查点并激活免疫共刺激信号通路的复制型溶瘤腺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新型阻断免疫检查点并激活免疫共刺激信号通路的复制型重组溶瘤腺病毒,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表达和分泌可溶性蛋白sPVR;所述的可溶性蛋白为特异性地结合TIGIT和CD226的PVR蛋白的胞外区,所述的sPVR蛋白具有同时阻断免疫检查点TIGIT介导的免疫负性调控,和激活共刺激通路CD226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本发明的新型复制型溶瘤腺病毒AD5sPVR具有很强的活化抗肿瘤免疫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有非常高的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前景和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断免疫检查点并激活免疫共刺激信号通路的复制型溶瘤腺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的人死于癌症。许多数病人在诊断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从而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传统的放疗化疗,并没有给肿瘤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即使小分子靶向药物,也面临着短期内复发的巨大挑战。
近十年来,抗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不断出现的令人振奋的结果,给肿瘤患者重新带来了希望。早在1090年,德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Ehrlich就提出了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并清除异常肿瘤细胞的能力,并尝试免疫治疗,然而疗效不佳。随着科学认知的深入,人们发现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通过隐藏自己(缺乏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分子)逃避免疫攻击,还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抑制抗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包括启动免疫检查点等诸多途径使免疫细胞失活,达到逃避免疫识别和免疫清除的目的。经典的PD-1及其配体PD-L1,还有最近被发现的另一个调控通路PVR及其受体TIGIT(Tcell ITIM domain),都参与了抗肿瘤的负性免疫调控。这些分子通路显著抑制效应淋巴细胞的活化并使其进入失能状态,这一过程就是典型的启动免疫检查点的过程。同时阻断免疫负性调控和激活共刺激通路是被证明为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法,至今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阻断剂被批准为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药物。
TIGIT(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inhibitory motif[ITIM]domain)是近年来发现的另外一个表达在淋巴细胞上的免疫检查点调控分子,参与对活化的T细胞及NK细胞的负性调控。TIGIT作为免疫检查点分子对T细胞的调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T细胞上的TIGIT分子与肿瘤或者APC细胞膜上的PVR(CD155)分子结合,结合之后信号转导进入肿瘤细胞进而通过上调肿瘤或者APC细胞IL-10的表达,同时下调肿瘤细胞IL-12的表达等方式参与免疫抑制;(2)T细胞上的TIGIT分子可以直接与自身细胞上的免疫共刺激分子CD226结合,阻断CD226分子形成同源二聚体,从而抑制了CD226分子转导的免疫共刺激信号,间接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3)此外,PVR作为免疫共刺激分子CD226的配体,与TIGIT的亲和性远远大于CD226,因此,TIGIT分子能够通过竞争性地结合PVR,从而阻断PVR/CD226通路转导的免疫共刺激信号,参与免疫抑制调控。T细胞表达TIGIT所介导的负性调控,主要是通过阻断CD226共刺激通路,而后者在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中似乎不可或缺。因此,在阻断TIGIT的同时,恢复CD226的免疫共刺激通路,是一个巧妙而且有效的抗肿瘤免疫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惟亚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惟亚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0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