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2162.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池来;马贺;李山;刘友江;胡俊;徐青;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7/00 | 分类号: | B64C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发生器 飞行器 离子风 机身 大电极 小电极 高压电源正极 俯仰 高压电源 接地电极 偏航力矩 倾斜设置 全自由度 依次设置 推进力 二维 横滚 可控 立柱 偏航 外周 自旋 飞行 | ||
1.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沿机身外周依次设置且均朝机身倾斜的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和第四力发生器;所述机身的四个端角分别通过一根连杆与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和第四力发生器相连;所述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和第四力发生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小电极和大电极以及连接在小电极与大电极之间的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所述小电极接高压电源正极,大电极接高压电源接地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正方形的机身本体以及分别开设在机身本体四个端角处的四个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极采用导电金属箔或金属板制成;所述大电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立柱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杆的内端与机身相连,外端与第一立柱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小电极的接线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采用轻质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固态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和第四力发生器的倾斜角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风固态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横滚运动控制:通过偏置第一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和第二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上的电压,使第一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大于第二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或者使第一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小于第二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从而产生使飞行器机体绕Roll轴旋转的力矩,实现飞行器机体绕Roll轴的横滚运动控制;
(2)俯仰运动控制:通过偏置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和第三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上的电压,使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大于第三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或者使第一力发生器、第二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小于第三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的输出推进力,从而产生使飞行器机体绕Pitch轴旋转的力矩,实现飞行器机体的俯仰运动控制;
(3)偏航运动控制:通过偏置施加在第一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与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上的电压,使第一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产生的偏航力矩大于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产生的偏航力矩,或者使第一力发生器、第四力发生器产生的偏航力矩小于第二力发生器、第三力发生器产生的偏航力矩,最终分别使飞行器机体产生向右、向左的偏航力矩,从而实现飞行器机体的偏航控制;通过同步增加、减小四组力发生器的施加电压,能够增大或减小离子风固态飞行器输出推进力大小,从而实现控制飞行器机体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1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