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2417.8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旭;胡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0 | 分类号: | C25D3/30;C25D5/34;C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盛晓磊 |
地址: | 225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锡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包括:电镀处理步骤和所述电镀处理步骤之前的抛光处理步骤,所述抛光处理步骤中所用的抛光液包含前一次电镀处理步骤之后的电镀锡废液。本发明的电镀锡处理工艺,通过采用电镀锡废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由电镀锡废液中的硫酸,加上额外添加的硫酸及冰醋酸共同组成抛光液,可去除基材表面的氧化层,使铜材表面平滑光亮,从而达到镀层光亮、可焊性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锡的应用非常广泛,锡具有抗腐蚀、耐变色、无毒、易钎焊、柔软、熔点低和延展性好等优点,通过特殊的前处理工艺,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光亮、致密、均匀、连续的合金镀层。
通常,在电镀之前需要去除基材上的油污和氧化物等,使其表面平滑光亮,便于镀层与基材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从而提升电镀品质。目前,市场上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对基材除油,再对基材进行抛光。另一组是在抛光液中添加除油剂,除油抛光一次性处理。但是,上述两种方式均需额外使用除油剂。
此外,电镀槽在生产过程中需经常添加酸及添加剂,电镀完毕后剩余的电镀液不可再用,以及电镀槽清槽保养时也会有电镀液产生,通常处理办法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这样即增加了对环境污染,也增加了污水处理费用。与现在提倡的节能降耗和工艺简化不相符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以达到节能降耗、工艺简化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包括:电镀处理步骤和所述电镀处理步骤之前的抛光处理步骤,所述抛光处理步骤中所用的抛光液包含前一次电镀处理步骤之后的电镀锡废液。
可选地,所述抛光液中还包含冰醋酸。
可选地,所述抛光液由电镀锡废液、硫酸和冰醋酸按重量比27~33:8~10:0.8~1.2配制而成。
可选地,所述抛光液由电镀锡废液、硫酸和冰醋酸按重量比30:9:1配制而成。
可选地,所述电镀处理步骤中初始使用的电镀液中含有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0.12~0.18份表面活性剂、0.04~0.06份络合剂、2.97~3.03份硫酸和27~33份水。
可选地,所述电镀锡废液中含有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0.15份表面活性剂、0.05份络合剂、3份硫酸和30份水。
可选地,还包括在抛光处理之后进行三道水洗处理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三道水洗处理步骤如下:将电镀基材从所述抛光液中取出后迅速放入第一道水洗槽中,再依次进入到第二道水洗槽和第三道水洗槽中,其中,第三道水洗槽中注入自来水,并依次溢流到第二道水洗槽和第一道水洗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道水洗和所述第二道水洗的时间各为3~5s,所述第三道水洗的时间至少为1min。
可选地,所述抛光处理的时间为30~5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电镀锡处理工艺,通过采用电镀锡废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由电镀锡废液中的硫酸,加上额外添加的硫酸及冰醋酸共同组成抛光液,可去除基材表面的氧化层,使铜材表面平滑光亮,从而达到镀层光亮、可焊性高的目的。
2.本发明的电镀锡处理工艺,采用冰醋酸代替部分传统的强酸,降低抛光液的酸度,同时配合合理的抛光时间,可减缓酸液对基材的过快腐蚀,同时起到缓冲反应速度的作用,同时电镀锡废液中的络合剂成份也可对反应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载体铜箔
- 下一篇:一种印制电路板盲孔填铜用镀铜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