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Java虚拟机的黑盒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2689.8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应用 测试 黑盒测试 代码覆盖率 存储介质 代码覆盖 测试用例运行 软件测试技术 终端 测试请求 测试效率 代码获取 代码运行 监测 更新 | ||
本发明适用软件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虚拟机的黑盒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JVM用户对目标应用的测试请求时,将目标应用的当前测试用例输入到JVM,当目标应用根据当前测试用例运行时,对目标应用的代码运行轨迹进行监测,以得到目标应用的已执行代码,根据已执行代码获取当前测试用例对目标应用的当前代码覆盖率,并生成当前测试用例的代码覆盖报告,再根据当前测试用例的代码覆盖报告更新当前测试用例,以继续对目标应用进行测试,从而通过逐渐完善测试用例来提高黑盒测试的代码覆盖率,进而提高黑盒测试的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Java虚拟机的黑盒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软件程序在人工编写阶段,无法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因此,在软件正式使用之前,都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测试,尽量找出其中的缺陷,并解决找到的缺陷,从而使人们正常地使用软件的各个功能。
目前,黑盒测试在这样的软件测试中应用较多,黑盒测试覆盖率一般基于需求功能点来度量,且黑盒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测试的,把程序看作是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不考虑其内部程序结构和内部程序特性的情况下,对程序的输入输出进行功能性测试,从而测试出该程序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
现有的软件测试理论已经基本成熟,绝大多数测试方式均可以通过自动手段来实现测试过程,对于黑盒测试来说,如果能为每个测试过程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可有效地设计出高效的自动测试过程。但是,随着待测试软件系统的日益庞大,测试的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给软件黑盒测试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由于黑盒测试只针对需求创建测试用例做外部的覆盖测试,在需求不详细的情况下,有极大可能测试用例无法涵盖全部软件代码,极易漏检系统BUG,给产品质量带来许多不确定性的隐患。但黑盒测试不考虑程序内部情况的特性同时也带来了测试结果不完善的弊端,在测试过程中,若当前的测试用例未对某部分程序进行测试,测试人员也无法直观看出,从而降低了在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对软件的测试覆盖率,因此,在黑盒测试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测试用例对程序代码的覆盖率,提高测试用例对程序代码的覆盖率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Java虚拟机的黑盒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有效的黑盒测试方法,导致应用软件的测试覆盖率低以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虚拟机的黑盒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当接收到JVM的用户对目标应用的测试请求时,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当前测试用例输入到所述JVM,以根据所述当前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黑盒测试,所述目标应用为所述JVM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当所述目标应用根据所述当前测试用例运行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代码运行轨迹进行监测,以得到所述目标应用的已执行代码,根据所述已执行代码获取所述当前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当前代码覆盖率;
根据所述当前代码覆盖率和所述已执行代码,生成所述当前测试用例的代码覆盖报告,所述代码覆盖报告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当前代码覆盖率和所述目标应用的已执行代码;
根据所述代码覆盖报告对所述当前测试用例进行更新,以继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测试。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虚拟机的黑盒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测试用例输入单元,用于当接收到JVM的用户对目标应用的测试请求时,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当前测试用例输入到所述JVM,以根据所述当前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黑盒测试;
监测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应用根据所述当前测试用例运行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代码运行轨迹进行监测,以得到所述目标应用的已执行代码,根据所述已执行代码获取所述当前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当前代码覆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