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3391.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汤官太;张德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官太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3/80;C05F17/2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转生 物质 有机肥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料分离→去杂菌→发酵→制蚯蚓养殖料→获得蚯蚓有机肥,将废弃菌包进行袋料分离,得到菌料碎屑,然后将菌料碎屑消毒杀菌,再将菌料碎屑、鲜秸秆碎料、生物固氮肥、草木灰混合进行堆沤发酵,将发酵后的菌料混合物与腐殖土混合制蚯蚓养殖料,在蚯蚓成长为成体后,分离出蚯蚓,将蚯蚓养殖料取出,制得生物质有机肥颗粒。本发明利用废弃菌棒菌包制成的生物质有机肥富含大量有益于农作物和果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了废弃的菌棒菌包堆积污染环境,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链的绿色环保发展,实现了“农作物―食用菌―蚯蚓―作物”的多级循环模式,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营养和保健功效的认知程度也不断提高,进而对食用菌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此外,食用菌是一项利用农业生物资源,促进农业增效的致富项目,所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食用菌生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每年伴随有大量的食用菌废菌棒产生。食用菌废菌棒除少部分被应用于土壤肥料和育苗基质外,大部分都被直接废弃或者焚烧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弊端很多,一方面废菌棒中的杂菌会进入土壤、水体,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周边环境;另一方面废菌棒中还富含营养元素,由于没有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会造成大量生物能源的白白浪费。因此,如何环保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大量的菌棒,是食用菌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料分离,将废弃菌包进行袋料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菌料粉碎至颗粒度≤10mm的菌料碎屑;
S2、去杂菌,将菌料碎屑与适量的土壤消毒剂混合,对菌料碎屑进行消毒,保持菌料碎屑的湿度在45~50%,然后将消毒后的菌料碎屑放入密封的灭菌罐中灭菌,测量pH值,根据测量得出的pH值选择相应的pH调节剂,然后将相应的pH调节剂加入至灭菌后的菌料碎屑中,使灭菌后的菌料碎屑的pH值保持在7.0~7.3;
S3、发酵:将灭菌后的菌料碎屑300~400份、鲜秸秆碎料800~1000份、生物固氮肥50~55份、草木灰100~130份混合进行堆沤发酵,发酵温度为35~38℃,发酵时间为1~2天,制得一级混合物,其中,生物固氮肥中的菌种为德克斯氏菌、圆褐固氮菌、乳酸菌和木霉菌,菌种种群的数量比例为德克斯氏菌:圆褐固氮菌:乳酸菌:木霉菌=3:2:0.7:4;
S4、制蚯蚓养殖料,将发酵后的菌料混合物与腐殖土按份数比1:5混匀,制成二级混合物,调整pH至6.7~6.9,将二级混合物分散铺于阴凉的室内蚯蚓养殖池中,铺设的厚度为25~30cm厚,保持湿度在35~40%的疏松状态,然后均匀投放人工养殖的赤子爱胜蚯蚓和红正蚯蚓的幼蚓,赤子爱胜蚯蚓和红正蚯蚓的投放比例为赤子爱胜蚯蚓:红正蚯蚓=1:2,养殖至成体;
S5、获得蚯蚓有机肥,在蚯蚓成长为成体后,分离出蚯蚓,然后将蚯蚓养殖料取出,加入生物防虫剂,混合均匀后送入喷浆造粒塔中,制得生物质有机肥颗粒,干燥并灌袋封存于阴凉干燥处待用。
优选地,在上述的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中,土壤消毒剂为棉隆,pH调节剂为熟石灰粉或碳酸钠。
优选地,在上述的废弃菌包转生物质有机肥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生物固氮肥中的菌种的有效活菌数为108~109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官太,未经汤官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