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制化推送金融产品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3574.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李铁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融产品 打标 平台用户 定制化 金融 用户信息 推送 分类 计算机技术领域 操作行为 分类结果 分类模型 风险偏好 理财方式 应用程序 用户体验 用户推荐 综合考虑 多维度 精准度 构建 匹配 标签 资产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制化推送金融产品的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对金融平台中的金融产品进行分类,获得金融产品分类结果;获取金融平台用户的用户信息;基于用户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对用户打标签,获得用户打标结果;根据打标结果,通过预先构建的金融产品推荐模型,向用户推荐相应产品。该方法通过对本金融平台用户进行应用程序的安装及使用、用户在所述金融平台上的操作行为、用户在所述金融平台上的资产分布情况等多维度的分析及打标,以综合考虑用户的风险偏好及理财方式,将分类打标结果与预先进行分类的金融产品进行匹配,以定制化地向金融平台用户推荐金融产品,提高推荐精准度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制化推送金融产品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社会大众开始慢慢接受互联网理财这种新型的理财方式,但大多数用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对产品相关知识的匮乏,对于互联网产品接受度依然很低。
现阶段大多数金融公司都是采用投资问卷的方式,通过简单采集用户的投资意向,并粗略地判断投资风险,来向用户推荐产品。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不能针对性地向有不同理财需求的用户推送与其本身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匹配的理财产品,使用体验并不好,继而出现大多数理财用户对互联网理财方式望而止步的结果。
因此,提供一种能针对性地向具有不同理财需求的用户推送与其本身匹配的理财产品,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制化推送金融产品的方法及系统,其能对理财用户进行多维度分析,以综合考虑用户的风险偏好及理财方式,以定制化地向金融平台用户推荐金融产品,提高推荐精准度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制化推送金融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对金融平台中的金融产品按风险、收益及周期维度进行分类,获得金融产品分类结果;
获取所述金融平台用户的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对所述用户打标签,获得用户打标结果;
根据所述用户打标结果,通过预先构建的金融产品推荐模型,向所述用户推荐相应产品;
其中,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用户登陆金融产品平台时使用的电子设备中,应用程序的安装及使用情况;及所述用户在所述金融平台上的操作行为,所述操作行为包括点击率及停留时间;及所述用户在所述金融平台上的资产分布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对所述用户打标签,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获取用户电子设备中安装及使用的应用程序总数量、金融类应用程序数量、消费购物类应用程序数量及娱乐休闲类应用程序数量;
分别计算金融类应用程序数量、消费购物类应用程序数量及娱乐休闲类应用程序数量在应用程序总数量中的占比;
基于所述占比,根据所述金融类应用程序、消费购物类应用程序及娱乐休闲类应用程序安装及使用数量的预设占比阈值,为用户匹配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对所述用户打标签,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获取用户在金融平台内对任意金融产品的点击率、停留时间及点击金融产品的类型;
若所述金融产品的点击率及停留时间均达到预设阈值,则将所述金融产品的类型作为所述用户的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