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钢筋笼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3614.1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方三陵;管安康;陈华;陈慕平;曲良军;谢慕华;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长钢筋 短钢筋 螺纹 定位板 定位板表面 定位装置 端部对齐 分段式 平齐 套头 分段制作 钢筋连接 箍筋绑扎 交替分布 豁口 保证 穿过 | ||
一种分段式钢筋笼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一端的各个短钢筋带螺纹的端部均安装于第一定位板的第一保护套头内,使短钢筋带螺纹的端部均与第一定位板表面平齐,从而使短钢筋带螺纹的端部对齐;将各个长钢筋带螺纹的端部穿过第一定位板的豁口并安装于第二定位板对应的第二保护套头内,使长钢筋带螺纹的端部与第二定位板表面平齐,从而使长钢筋带螺纹的端部对齐,保证钢筋笼连接精度。短钢筋及长钢筋交替分布,与箍筋绑扎固定形成钢筋笼。将一个钢筋笼的短钢筋与另一个钢筋笼的长钢筋连接,一个钢筋笼的长钢筋与另一个钢筋笼的短钢筋连接。相邻的钢筋连接点不在同一平面上,提高钢筋笼连接强度,保证钢筋笼连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笼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钢筋笼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桩基、地下连续墙等钢筋笼施工中,对于超长不宜一次吊装安装的钢筋笼分段制作时,通常采用分段连接的方式。钢筋笼分段连接时,为了确保连接质量,一般要求相邻的钢筋连接点不能在同一平面上。因此,需要将长钢筋与短钢筋交替连接。但是在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人工操作时通常出现长钢筋连接面、短钢筋连接面的端面不整齐,且相互连接的长钢筋与短钢筋不能一一对应,导致两段钢筋笼无法连接,需要重新返工。增加了施工时间及施工成本,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分段式钢筋笼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段式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1、第二定位板2、立柱3及横梁4,所述第一定位板1、第二定位板2分别位于所述横梁4两端,所述第一定位板1、横梁4及第二定位板2依次连接;所述立柱3位于所述横梁4下方,所述立柱3与所述横梁4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板1设置有多个豁口102及多个第一保护套头101,所述第一保护套头101位于相邻豁口102之间,短钢筋5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保护套头101内;所述第二定位板2设置有多个第二保护套头201,长钢筋6能够穿过所述豁口102并安装于对应第二保护套头201内;所述短钢筋5与长钢筋6交替分布。
进一步地,相邻豁口102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相邻第二保护套头20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一距离D1等于所述第二距离D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套头101内径为第一内径R1,第二保护套头201内径为第二内径R2,长钢筋6端部外径为第一外径R3,短钢筋5端部外径为第二外径R4,所述第一内径R1、第二内径R2均大于所述第一外径R3,所述第一内径R1、第二内径R2均大于所述第二外径R4。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3及横梁4均为多个,所述立柱3高度能够调节,所述横梁4长度能够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1及第二定位板2均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胎架8,所述胎架8顶部为圆弧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3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有刹车片。
该分段式钢筋笼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个短钢筋5带螺纹的端部均安装于第一定位板1的第一保护套头101内,使短钢筋5带螺纹的端部均与第一定位板1表面平齐,从而使短钢筋5带螺纹的端部对齐;
2)、将各个长钢筋6带螺纹的端部穿过第一定位板1的豁口102并安装于第二定位板2对应的第二保护套头201内,使长钢筋6带螺纹的端部与第二定位板2表面平齐,从而使长钢筋6带螺纹的端部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桩孔底部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套管穿越地下障碍的灌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