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环境中提供到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切换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4068.3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5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桑德罗·格池;桑托什·拉姆劳·帕蒂尔;克里斯托瓦奥·克莱依雅·达·席尔瓦;马克·格雷森;安顿·欧克密安思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科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林强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环境 提供 模糊 小区 接入 切换 系统 方法 | ||
提供了网络环境中提供到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切换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示例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将用户设备(UE)从源宏无线电设备重定位到模糊小小区接入点(AP)的请求,其中,该请求包括目标小区身份(ID),该目标小区身份编码有源宏无线电设备的源宏小区标识符和模糊小小区AP的目标子载波标识符;使用第一目标小区ID确定用于第一UE的重定位的潜在的目标小小区AP,其中,每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AP处于源宏无线电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并且使用目标子载波标识符进行操作;以及为每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AP准备公共信道来接收第一UE的重定位。第一UE可以使用公共信道重定位到特定目标小小区接入点。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6月8日、题为“网络环境中提供到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切换的系统和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No.201510309053.6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是于2014年6月9日提交的、发明人为Sandro Grech等、题为“SYSTEM ANDMETHOD FOR PROVIDING HANDOVER TO AN AMBIGUOUS SMALL CELL ACCESS POINT IN ANETWORK ENVIRONMENT”的美国申请No.14/299,905的继续(并且根据35U.S.C.§120要求优先权权益)。在先申请的公开被认为是本申请的公开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引用被合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地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网络环境中提供到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环境中,网络架构变得日益复杂。例如,小小区由于其将无线设备连接到网络的能力而声名狼藉。一般而言,小小区接入点通常使用宽带连接,可以在授权频谱上进行操作来将用户设备连接到网络。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小小区接入点可以提供对覆盖和容量两者的改善,其尤其可应用于宏小区网络传统上会遭受覆盖限制的室内网络环境。小小区接入点还可以提供替代的网络架构,以传递可扩展的小小区部署的优势。然而,在管理接入小小区接入点方面存在巨大挑战,尤其在确定并准备小小区接入点接收来自宏网络的订户的切换的情景中存在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将第一用户设备(UE)从源宏无线电设备重定位到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请求,其中,该请求至少部分地包括第一目标小区身份(ID),该第一目标小区身份至少部分地编码有源宏无线电设备的源宏小区标识符和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目标子载波标识符;使用第一目标小区ID确定用于第一UE的重定位的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其中,该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中的每个都处于源宏无线电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并且使用目标子载波标识符进行操作;以及针对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中的每个准备接收第一UE的重定位的公共信道,其中,第一UE尝试使用为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所准备的公共信道来重定位到特定目标小小区接入点。
在一些情形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至少一个存储器元件中存储多个宏无线电设备中的每个宏无线电设备的地理位置,其中,每个宏无线电设备的地理位置与每个宏无线电设备的相应目标小区ID相关联地被存储;以及存储多个小小区接入点中的每个小小区接入点的子载波标识符和地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确定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还包括:使用第一目标小区ID找回源宏无线电设备的地理位置;使用目标小区ID找回模糊小小区接入点的目标子载波标识符;以及从多个小小区接入点中过滤出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该多个潜在的目标小小区接入点位于距离宏无线电设备的地理位置的预定范围内并且使用目标子载波标识符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科技术公司,未经思科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