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缆状态在线测控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4079.1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忠;徐明忠;张伟超;方李兵;戚治平;周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壹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王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缆 状态 在线 测控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缆状态在线测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电缆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状态监控,建立原始温度数据库;
S2、载流量调控逻辑启动,并分析载流量使用率,实现动态增容;
S3、电缆故障点定位分析,进行预警;
S4、对电缆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所述的步骤S2具体为:每隔30分钟遍历检索环境温度、电流和电缆导体温度数据库,环境温度取值范围-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以每2摄氏度为一个取值区间,作为一次检索的条件;获得每次检索条件下不同环境温度运行电流和导体温度的极高值,建立核心数据库;
首次运行核心数据库为空值,运行30分钟后获得数据;随后每隔30分钟进行数据库值的更新,数据更新依据判据执行,判据规则如下:
a.如Tt-peak(i)>Tpeak(i),则Tpeak(i)=Tt-peak(i),I(i)=It(i),E(i)=Et(i),N(i)=Nt(i),
b.如Tt-peak(i)=Tpeak(i),且I(i)>It(i),则Tpeak(i)不变,I(i)=It(i),E(i)=Et(i),N(i)=Nt(i),设当前遍历数据库中的环境温度Ten(i)时,电缆导体轴向最大温度值为Tt-peak(i),其中i表示温度序列及其对应的物理量序列;
其中,Ten为电缆所在地域的气象环境温度,Tpeak是电缆长度方向的导体温度最大值,I为对应Tpeak时刻电缆运行电流值,即电缆载流量;E和N分别为电缆导体轴向温度最高值点的地理信息,采用E表示经度值,N表示纬度值;
所述的载流量使用率分析如下:根据载流量分析获得不同线路的载流量阈值Imax,采用当前载流量Inow与阈值比值定义为线路载流量使用率:
若,η≤70%正常状态,可长期运行;70%<η≤90%,一级预警状态,可长时间运行;90%<η≤100%,二级预警状态,可短时间运行;η>100%,三级预警状态,提示做供电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状态在线测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基于电缆导体内置测温光纤,通过智能电缆状态在线测控系统实时监测电缆导体温度,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电网系统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模拟输出值,将实时电流和电压值集中到智能测控系统中,获取电缆运行实时电流及电压,形成原始温度数据库,使电缆状态可视化和数据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状态在线测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具体为:根据测温光纤中温度值位置确定故障点;设置3个电缆系统故障阈值温度分别为Tthreshold1,Tthreshold2,Tthreshold3,Tthreshold1<Tthreshold2<Tthreshold3,如果从测控系统获得的实时电缆轴向最高温度为Tcurrent-peak,则当Tcurrent-peak>Tthreshold1,设置为一级预警提示;当Tcurrent-peak>Tthreshold2,设置为二级预警提示;当Tcurrent-peak>Tthreshold3,设置为三级预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状态在线测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具体为:定义电缆最高温度电缆绝缘老化因子为α,某一时刻测得的电缆轴向温度序列记为T(n),当线路总长度为L米,取每隔l米的轴向温度均值为一个区段温度判值可表示为式中x为区段数,其最大值为L/l,
计算α同时,将该时刻的运行电流值做为参考量共同存储,将相同运行电流值的老化系数α按时序排列,通过α大小判定绝缘老化程度,α越大绝缘老化越剧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壹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壹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0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