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油包膜处理的炭基缓释肥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4183.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谭中欣;叶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中欣;叶志雄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份 缓释 生物油 炭基 包膜处理 硝酸钾 损失率 氯化钾 磷酸二氢钾 圆柱形颗粒 程度减小 结构呈现 结合方式 炭基肥料 小麦秸秆 制备过程 生物炭 包膜 肥体 制备 | ||
1.一种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炭基缓释肥包括80~120质量份的生物炭,15~22质量份的硝酸钾,4~9质量份的磷酸二氢钾,1~3质量份的氯化钾,60~90质量份的生物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自身含有一定量的N,P,K养分元素,其含量分别为:N(0.20% ~ 0.27%),P(0.02% ~ 0.03%),K(0.43% ~0.70%),且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20 ~ 40m2/g,孔隙平均直径为5到7个纳米,有一定的初始肥力和较强的吸附负载能力,且经过1mm筛的筛选,粒径较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油具有大量糖类物质和糖类衍生物,有良好的黏性与成膜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和生物油均来自同一批小麦秸秆的热解过程,该小麦秸秆亩产量600kg左右,自身含有较丰富N,P,K养分及良好纤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解过程,其特征在于:热解温度为400℃~600℃,热解氛围为二氧化碳,氮气或水蒸气,气体流速为20ml/min,热解初始温度为20℃,在最高温度下的停留时间为2h。
6.一种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肥体组合方式,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炭基缓释肥肥体组合成分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分构成,并以生物炭吸附养分后再包生物油膜的形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肥体组合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吸附养分方式为N-P-K养分溶液吸附法。
8.根据权利求6所述的N-P-K养分溶液吸附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P-K养分溶液中的N养分含量和加入生物炭质量的比例为:0.04 ~ 0.06,P养分含量和加入生物炭质量的比例为:0.01 ~ 0.02,K养分含量和加入生物炭质量的比例为:0.01 ~ 0.03。
9.一种生物油包膜炭基缓释肥的制备流程,其特征在于:
(1)收集小麦秸秆于60℃下进行烘干预处理;
(2)将烘干秸秆置于热解管中,设置热解初始温度为20℃,升温速率为20℃/min,目标温度为400℃,目标温度停留时间为2h,热解惰性气体为CO2、N2或水蒸气,气体流速为20ml/min,使秸秆热解制备成初始生物炭并研磨过1mm筛使粒径均匀;
(3)将初始生物炭和KH2PO4和KNO3溶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以生物炭和N元素比例0.04~ 0.06,生物炭和P元素比例0.01 ~ 0.02确定,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24h,后将混合液进行低温加热,使得溶液蒸干;
(4)将负载养分后的生物炭倒入颗粒机中,使形成生物炭小颗粒;
(5)将生物炭小颗粒置于流化喷涂装置的多孔底板上,流化气速为1.0 ~ 3.0 m/s,使生物炭保持流化态,使用生物油作为包膜材料,雾化空气压为0.1 ~ 0.5 MPa,使生物炭颗粒均匀涂覆上一层生物油膜;
(6)烘干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中欣;叶志雄,未经谭中欣;叶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1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