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排烟装置及该公共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4341.2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克阳;甘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E04F1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林辉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排烟装置,包括公共烟道,公共烟道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使得用户端的吸油烟机排放油烟的进风孔,还包括辅助烟道和辅助风机,辅助烟道包括在公共烟道内、与公共烟道同向延伸的第一烟道,以及在第一烟道的顶端弯折延伸到公共烟道外部的第二烟道,辅助风机设置在第二烟道位于公共烟道外的端部处;第一烟道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并且通孔与低层的进风孔对应。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公共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辅助烟道,利用辅助烟道上的通孔的开启,能直接降低低层用户排烟管道内的背压,利于低层用户排烟,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低层用户排烟不畅的问题,也能改善烟气倒灌、串味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公共排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层住宅基本采用公共烟道排烟,高开机率下,公共烟道内背压较大,低层用户家排烟不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11253474.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中央油烟净化系统,包括公共烟道,各层厨房设有与公共烟道连接的连接管,公共烟道的上端串连油烟净化器和风机,各层厨房均设有集烟罩,集烟罩通过连接管与公共烟道连接。然而,这种方式,由于公共烟道内阻力的存在,高层用户的使用会对低层用户造成影响,还是无法解决低层用户排烟困难的问题。
又如申请号为201520069291.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住宅楼厨房油烟排出系统;由自动抽油烟机、排烟软管、复式烟道组成,导流风机将热空气导入排烟软管、经复式烟道的入户烟道进烟口进入入户烟道,经入户烟道排烟口进入复式烟道的公共烟道,在复式烟道中产生烟囱效应,导流风机关闭,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厨房燃气灶燃烧后的废气和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被吸入复式烟道,从设在住宅楼天台的复式烟道排烟口排出。
上述这种方案,实质上只是借助了子母型烟道结构,其技术方案是传感器检测油烟,烟机开启,油烟进入子母型烟道,借助子烟道的烟囱效应来排油烟,子母型烟道会改善烟气倒灌、串味等现象;然而高开机率下低层的背压仍然很大,并没有改善烟道背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排烟不畅的问题;此外,这种烟道在设计和制作上很困难,安装时要能保证上下烟道接口处的密封性且吻合良好,如果有杂物堵塞子烟道,会影响排烟效果,整体的施工难度较大,而且为了保证主烟道有足够的流通面积,占用了较大的建筑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公共排烟装置,有助于低层用户排烟,并且安装方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公共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共排烟装置,包括公共烟道,所述公共烟道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使得用户端的吸油烟机排放油烟的进风孔,由下至上、不超过三分之一数量的进风孔为低层的进风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烟道和辅助风机,所述辅助烟道包括在公共烟道内、与公共烟道同向延伸的第一烟道,以及在第一烟道的顶端弯折延伸到公共烟道外部的第二烟道,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第二烟道位于公共烟道外的端部处;所述第一烟道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并且通孔与低层的进风孔对应。
为便于自动地控制辅助风机的运转,所述公共烟道的每个进风口处设置有油烟传感器,所述公共排烟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油烟传感器和辅助风机均电连接到中央控制器。
为避免低层中相对较高楼层处负压泄漏,所述第一烟道上、与通孔对应位置设有能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打开或关闭通孔的电动阀门。
为促进公共烟道内的油烟进入辅助烟道,所述通孔与对应的进风口的几何中心重合。
为便于中上层用户的油烟排放,所述公共烟道的顶端设置有主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