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粒子翻转数据的物理LSB与逻辑地址映射关系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4451.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勋;张凤祁;丁李利;罗尹虹;郭晓强;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3308 | 分类号: | G06F30/3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史晓丽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粒子 翻转 数据 物理 lsb 逻辑 地址 映射 关系 提取 方法 | ||
为了解决目前通过逆向工程获取芯片内部版图,提取芯片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对应关系,导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粒子翻转数据的物理LSB与逻辑地址映射关系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准备单粒子翻转数据;2、计算并统计XOR参数和BHD参数;3、提取物理LSB与逻辑地址位映射关系;4、提取物理列LSB对应的逻辑位。本发明从待测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数据中,提取出待测器件的物理LSB与逻辑地址位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省去了对待测器件进行逆向工程的环节,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粒子翻转数据的物理LSB与逻辑地址映射关系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多位翻转(Multiple Cell Upsets,MCU)是单个粒子入射存储器件,通过在多个敏感单元中沉积能量,导致多个存储单元同时发生翻转的现象。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降低,MCU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对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关研究过程中,从单粒子翻转(Single Event Upsets,SEU)数据中判别MCU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用户使用的是外部逻辑单元地址,而判断两个翻转单元是否相邻用的是内部物理单元地址,二者并不一致。通常,存储器芯片厂家出于对商业利益的保护,不会对用户开放芯片内部版图结构,从而使得MCU提取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缺少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映射关系。目前获取存储器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映射关系一种方法是首先通过逆向工程获取芯片内部版图,然后进一步分析获取芯片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对应关系。但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花费,时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通过逆向工程获取芯片内部版图,提取芯片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对应关系,导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粒子翻转数据的物理LSB与逻辑地址映射关系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单粒子翻转数据的物理LSB与逻辑地址映射关系提取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单粒子翻转数据;
2】计算并统计XOR参数和BHD参数:
2.1】计算每一个测试周期内,任意两个单粒子翻转单元逻辑地址之间的二进制按位异或结果XOR;
2.2】计算每一个测试周期内,任意两个单粒子翻转单元逻辑地址之间的汉明距离BHD,即对应二进制按位异或结果XOR中“1”的个数;
2.3】合并所有测试周期内获得的[XOR,BHD]参数对,根据BHD值对[XOR,BHD]参数对进行分组,不同组中的BHD值不同且唯一;
2.4】在步骤2.3】中得到的不同组中,统计每一个XOR值出现的次数,并在组内根据出现次数,对XOR值进行降序排序;
3】提取物理LSB与逻辑地址位映射关系:
3.1】逐位提取物理行LSB对应的逻辑位:
3.1.1】BHD=1对应的组内,所有XOR值有1位为“1”,此时出现次数最多的XOR值中,为“1”的逻辑地址位,即为存储器内部物理行地址的最低位,记为LSBr1;
3.1.2】BHD=i对应的组内,所有XOR值有i位为“1”,只考虑其中LSBr1…LSBr(i-1)为“1”的所有XOR值,出现次数最多的XOR值中,除了前面得到的LSBr1…LSBr(i-1)位为“1”之外,新增加的“1”所在的逻辑地址位,即为物理行地址的第i位LSB,记为LSBri;i≥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