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34484.3 申请日: 2019-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0078544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刘智卓;张发旺 申请(专利权)人: 刘智卓
主分类号: C05F17/00 分类号: C05F17/00;C05G3/00;C05G3/04
代理公司: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代理人: 赵俊娇
地址: 050803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中***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沤制 制备 碳酸氢铵 聚丙烯酞胺 土壤改良剂 复合菌剂 黄腐酸钾 混合造粒 秸秆杂草 物料粉碎 垃圾 贝壳粉 持水性 沸石粉 改良剂 含水率 上薄膜 透水性 土壤酶 椰壳碳 重量份 橘子皮 蚯蚓土 螃蟹壳 牛粪 茶渣 成条 果皮 合酶 加水 尿素 发酵 改良 土壤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改良剂的组分为:果皮或/和橘子皮15~25、EM菌2~6、牛粪30~60、秸秆杂草10~30、糖美醇0.03~0.1、PAM聚丙烯酞胺0.1~0.2、碳酸氢铵0.1~0.2、黄腐酸钾0.05~0.2、尿素10~20、沸石粉5~12、蚯蚓土10~20、茶渣3~10、椰壳碳粉8~15、贝壳粉或/和螃蟹壳粉5~7、光合酶0.6~1.0和土壤酶0.5~1.5。制备方法为:⑴物料粉碎,均匀混合,加水使含水率55%;⑵加入复合菌剂;⑶加入试剂,发酵五天;⑷堆成条垛,覆上薄膜进行堆肥沤制;⑸堆肥沤制25~30天,加入辅料,混合造粒,得到土壤改良剂产品。本发明通过堆肥的途径实现物质的高效循坏,改良土壤的透水性和持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不仅我国城镇存在着较严重的厨余垃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很大的生活环境压力。我国城市农村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除有一部分厨余垃圾作为生活燃料燃烧外、其余大部分被焚烧、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厨余垃圾中的果类垃圾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水果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运输、储存中极易发生腐败变质,其含有的水分、糖分、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易被空气中存在或者本身携带的菌类利用并且菌化造成浪费。如果在其中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引导消灭其中有害的致病的霉菌、链孢杆菌、病原体和虫卵等,结合堆肥工艺,高效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同时,在农村中存在因大量施用化肥,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土壤有机质下降和土壤板结等问题。将厨余垃圾堆肥成有机肥是一举两得的利用方式,在农村也进行了一些传统堆肥,但存在分解慢、时间长、堆肥质量较差的问题。

基于实际情况,为探究厨余垃圾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技术,加快垃圾腐熟、杀灭病菌、虫卵,进行复合菌剂强化果类垃圾混合堆肥试验。在存在多种微生物及菌类(包括酵母菌,多种霉菌)物质的果类垃圾中引入一些有益微生物种群,配合果类垃圾中原有的微生物引导水果垃圾的微生物菌落向着更好被人类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并加速堆肥的腐熟,简化堆肥工艺并快速杀灭病菌虫卵,通过快速堆肥使垃圾变成有机肥,再添加一定份数的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以提高发酵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解决果类垃圾,杂草,枯枝等垃圾杂物的处理问题,通过堆肥的途径实现物质的高效循坏,并且改善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而导致的土壤板结,改良土壤透水性和持水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改良剂的组分为:果皮或/和橘子皮15~25、EM菌2~6、牛粪30~60(干燥)、秸秆杂草10~30、糖美醇0.03~0.1、PAM聚丙烯酞胺0.1~0.2、碳酸氢铵0.1~0.2、黄腐酸钾0.05~0.2、尿素10~20、沸石粉5~12、蚯蚓土10~20、茶渣3~10、椰壳碳粉8~15、贝壳粉或/和螃蟹壳粉5~7、光合酶0.6~1.0和土壤酶0.5~1.5。秸秆杂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杂草、枯枝或树木落叶,或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杂草、枯枝和树木落叶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的混合物。土壤酶为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2。果皮为苹果皮、梨皮和瓜皮,任何食用的新鲜水果或瓜果类蔬菜的皮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EM菌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芽孢杆菌复合而成。贝壳粉或螃蟹壳粉经100℃高温灭菌。

本发明果类垃圾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⑴用垃圾粉碎机粉碎果皮或橘子皮、牛粪和秸秆杂草,将果皮或/和橘子皮、秸秆杂草、尿素和牛粪碎末混合均匀,加入水使含水率达到55%,温度维持在25~30℃,持续36~48小时,混合物料的初始C/N比为12~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卓,未经刘智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